第168章 不分伯仲(2 / 2)

卫子夫:孙武与吴起,由于各自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置身其中的文化氛围有异,特别是个人所经历的军事实践活动有较大差别,因而二人的兵学思想就不可避免地显示了时代与个性的差异。

馆陶:可是康熙的话并没有说错,吴起在学习和继承孙武兵学时有取舍,有侧重,有损益,有创新,孙武是在齐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的兵学更多地体现了齐学的特点,即重实效,崇功利,举贤才,尚法制,他的战争指导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为达胜利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所以,他不厌其烦、淋漓尽致地阐发“诡道”,津津乐道于“用间”之术,特别强调以军纪军规约束和规矩。

“我听出大家的所言了,差不多大家站的是吴起,”

“总的来说,吴起在政治上要出彩一些,吴起仕楚期间,主持变法,让当时几乎濒临灭亡的楚国变得强大,使楚国在此之后稳稳屹立于战国七雄之列,后世的商鞅还多仿效吴起的变法。”

“而孙武则在军事理论上多有建树,他指挥的战斗并不多,多在理论上建功卓著,孙武与吴起无疑是军事上称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吴起始终没有孙武出名,可能与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也与他所著《吴起兵法》不能广为流传有关。”

“为什么《吴起兵法》没有流传,确实和某些人的利益有关,如果吴起当时也隐居或许又是另一种结果,吴起的变法很有效果,但是却牺牲了贵族和宗室的利益,在楚国君王在世时,他很支持吴起,但是当楚王一死,贵族就将矛头指向了吴起,为了贵族的利益,吴起不得不死,改革支持者楚悼王死后,权贵进攻,以乱箭射死。”

“吴起很聪明,“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死前趴在楚悼王尸体上,刺杀吴起的人误伤楚悼王的身体,楚太子即位就清查这件事情,把误伤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诛杀,牵连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临死留了一手,设计报杀身之仇,吴起不仅聪明一时,还聪明了一世。”

吴起:哈哈哈!谢谢大家看的起我,我吴起出来的时候就是想要有一番作为,隐居深山岂是大丈夫所为,想我这样的人更希望的是死于战场吧,而不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权利的手中,可惜啊!

岳飞:吴起将军你这至少比我强,不过确实,我宁愿战死沙场!

吴起:兄弟,你死的冤啊!我看的都憋屈,这种皇帝跟着干什么!

孙武:无一败仗,以少胜多,不管军事和政治方面,我比不上吴起,我没有他那么伟大,相反当看到兄弟的结局时,我胆怯了。

吴起:没必要,你的兵法虽然功利,可是打仗不就是这样,乱世还想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你的兵法很好,军事能力真的很强!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