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景龙观(1 / 2)

伸唐 此号乃小号 0 字 2021-03-12

“那小子不但不答应,还写了两首钗头凤。”

李伸有的猜对了,韦坚提议,韦昭德不乐意,韦坚劝了很长的时间,韦昭德才勉强地同意。然后他的小女儿韦二十九娘子去了赵原村。当然,那次见面很不愉快。

韦坚只好继续劝。

不过韦家上门提亲,与李伸那封信真的没关系,几人更没有往杨氏姐妹身上想。

李伸不答应,李亨和韦坚无辄了。

元旦到来,美味居推出新词,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

主要李伸能记住的词并不多,有的不能拿出来,不但李煜的虞美人,苏东坡的定风波,那首水调歌头同样不能拿出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谓何?有的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也不能往外搬。

这两首钗头凤,李伸比较喜欢,正好记了下来,顺便来了一个两连发,只是这样了,与李伸回拒韦家的亲事有什么关系?

在李亨不悦中,一场大戏拉开帷幕。

元旦假结束,诸臣当值,李林甫将杨慎矜叫来,先是询问了一些公务。

杨慎矜父亲乃是太府卿杨崇礼,太府卿相当于唐朝的财务总管,杨崇礼担任了二十年太府卿,清廉如一,颇有政声,连李隆基都敬佩不已,杨崇礼有三子,杨慎馀、杨慎矜、杨慎名,都闻名于世。

再往上推,就尴尬了,杨慎矜的高祖乃是隋炀帝。不计较时无所谓,计较了……

杨慎矜应答如流。

“世人皆夸你家兄弟三人有大才,果然也。”

“愧不敢当。”

“慎矜,最近老夫听到皇甫惟明在圣上面前屡屡攻击某……”

“李相公,下官也听到了。”

“弹劾老夫就算了,让老夫担心的是除了皇甫惟明,还有韦坚……”

不仅是韦坚,后面还有一个人,太子李亨,关键时侯李适之说不定也会相助。

杨慎矜坐直了身体:“李相公,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以防万一吧,反正他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你暗中安排人手,将其监注起来。”

听上去没毛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没有,反正时间不长皇甫惟明就要回青海了,你好我好。有呢,那就不是小事,将其监视,至少能有一个提前的准备。

“好,我回去就安排人手。”

李林甫也安排了监视的人,之所以让杨慎矜参与,是李林甫不便赤膊上阵。有事,能撇开,作为“第三者”,说话也有公证力。

景龙观后宅的一个房间里,一个妇人一边看着皇甫惟明,一边替马大眼化装。

妇人叫柳红,是韦坚之妻姜氏身边的贴身婢女,也是韦坚夫妇能相信的人之一。本人在场,柳红一边看着皇甫惟明一边继续化装,化了好一会,渐渐地有四五分像了。

也不必要全像,因为故事将会在夜晚发生,加上“远观”,几分像就可以了。

“马大眼,你站起来走几步。”

马大眼站了起来,在房里走了几步。

柳红眼里有些失望。

虽然这次攻打石城堡失败,皇甫惟明终是一方封疆大吏,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马大眼仅是一个马夫,对了,韦坚将他带回韦曲村,因为体型不一样,这段时间韦坚让马大眼拼命地吃,尽量胖一点。

胖的有限,气质上更是差的远。

那怕走路,都能看出明显的区别。

皇甫惟明想了想,说:“马大眼,北魏也有一个叫大眼的人。”

“也叫马大眼?”

“不,他姓杨,名字叫杨大眼,其祖父杨难当虽是北魏营州刺史,其父却平庸,其母又是一个妾婢,故出身寒薄,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也不识字。”

皇甫惟明将杨大眼的故事大约说了说。

“别看这次你仅是化装成我的样子,元宵节走一走,性质不亚于一场大会战,尤关到你家主公的安危。”

“皇甫将军,我一定会努力。”

这是你努力就能办到的?

皇甫惟明继续说:“你的心意,我看到了,当年,杨大眼向李冲毛遂自荐,才得以脱颖而出,你都不须自荐了,事成,我去青海,将会带上你。但你得让我看到你的自信,越自信,我会越重用之,甚至让你担任一方偏将,替大唐建功立业。畏畏缩缩,我则不用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