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第四封信 下(1 / 2)

伸唐 此号乃小号 0 字 2021-03-12

第二件事只有一句话:李林甫或派家奴盯公宅也,公府上僮仆亦或收买也。

韦宅也不小,养着许多家奴婢女。

会不会,会,又是什么样的家奴被收买?如果是,这个家奴必然在韦府有一定的份量,能听到许多消息,不然不值得李林甫收买。

仅是一个推测,就是真的,还是有可信任可用的人。

韦坚将刘三叫来,他是韦家的老家奴,自韦坚担任万年县令起就开始侍侯韦坚,比较可靠。

他说道:“你出去打听一下,有没有人盯梢我家,或打听我家的消息。”

过了一会,刘三回来禀报:“阿郎,真有人向对面的临路店,打听我们宅上消息。”

韦坚气的直发抖。

“欺人太甚!是什么时间的事?”

“几个月前,何店主只记得此人打听的比较仔细,具体时间他也记不得,似乎是兵部受贿案后发生的事,天刚好热了起来。”

打听盯梢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后面二字,收买。

“刘三,家里会不会有人被其他人收买?”

“被收买?应当不会吧。”

无所不用其极就会了,真有这个人,也容易找出来,韦坚忍着怒气想信上的第三件事,也是正事。

似乎还是有些风险的,但操作得当,又能给李林甫一记重创。

这时侯韦坚有些后悔了,信上说的对啊,皇甫惟明并未立下大功,两边身份又都有些尴尬,自己应当及时阻止皇甫惟明的。

他想了好一会,终于采纳了信上的办法,将所有家奴一起召集起来。

韦坚仔细地打量着这些家奴,然后指着一人说:“大眼,你过来。”

大眼是一名马夫,韦坚只记的他的外号,当然了,“大眼”也不会在意韦坚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从人群里走出来。

“大眼,今年我想回城南祭祖,你陪我一道回去。”

城南指的是赵原村东北边的韦曲村,韦家庞大无比,早枝开叶散了,有的在外地,有的在长安城内,住在韦曲村的仅占据着韦家一部分人。但想祭祖,不管住在什么地方,还是乖乖地去韦曲村。

祭祖似乎也正常,不正常的是韦坚的眼神。

说完后,他继续打量着“大眼”,又想着皇甫惟明的模样,心里说,还是不大像,魁梧不如之,气度更不如之。信上说了远观,远观还是能看出区别。信上又说了化装,化装能起作用?若是化装巧妙,再加上远观,或许行吧。

李府。

“阿郎,韦坚又收到一封信。”

“还是未见送信人?”

“未见,依然是让小贩送到韦宅的。”

李林甫想着几封信。

一共是四封信,全部打听出来了。

第一封信乃是“送信人”本人亲自送到韦家的,余下的皆未见“送信人”。

“可惜萧炅调走了。”

虽然李岘以刚直闻名,缺乏亮眼的政绩,能力也有限,也不是李适之和韦坚的人,因此李林甫对这个新京兆尹不排斥。

不过他也不是李林甫一派的人。

私下里李适之调动不了,李林甫也调动不了。

若是萧炅在,李林甫都能让萧炅暗中将这个“送信人”给搜出来了。

调动不了李岘,李林甫只好继续想着这些信。

第一封信写的什么,李林甫猜不出来。

第二封信可能与石炭有关。

韦坚有才干,但是在矿或“矿石”应用上,非韦坚之所长。

第三封则是铜。

不仅是铜,虽隔了一个月李适之才呈上那份让李林甫差点被拿下的死谏书,这个时间差是能解释出来的,若无铜功,李适之那样做,圣上肯定不会同意,这才耽误了一个月。

这封信里又写了什么?

李林甫有些急躁不安。

他这时的心情并不是李伸想象的那样坦然。

王昌龄来京述职,与王维等人交往喝酒作诗,不会有人说话,因为官职比较低,对国家不会产生危害。

然后是朝堂的重臣,这时私下往来就要注意一点了,弄不好就会被人做文章。

最后是封疆大吏和朝堂重臣,这是大多数统治者的大忌。但在天宝时还能看情况,比如李林甫在自己家里接见安禄山,没有一个人说半句话。

放在皇甫惟明和韦坚身上,绝对不能发生,因为后面还沾了两个字,太子。

不过李林甫也谈不上胸有成竹。

他看到韦皇把柄的同时,也看到了一支可怕的力量。

“会不会有可怕的动作?”

李瑛谋反,除了李隆基外,都知道是冤枉的,因为李瑛无人无力量,怎么谋反?

放在李亨身上,有人有力量,已经有了谋反的条件。也不能称为谋反,是谓“政变”,反正政变在唐朝几乎是家常便饭了。

想到这里,李林甫说:“李六,将韦坚、皇甫惟明给某盯死了。”

虽是一封信,却让李林甫开始胡思乱想,并且害怕起来。

暗潮涌动中,李琮突在来到李伸家。

“三娘子,李伸,太子妃替你寻了一门亲事,工部员外郎韦昭德家的小娘子,据说品德贤淑……”

“大伯父,她大约十三到十五岁吧。”

“咦,你怎么知道的?十四岁。”

十四岁啊,发育的有些晚啊,李伸脑海时立即浮现出一个小萝莉的模样。

“我在舅家著书,那天去看蔬菜,两个小娘子将我拦住,一个稍大一点,似是婢女,一个比较小,约十三四岁,手持团扇遮了半边脸。”

用团扇遮半边脸,是唐朝的一种相亲方式。

“她婢女说她是韦二十九娘子。”

“可能是她吧。”

“若是她,我有些想不通了,那天我未反应过来,态度有些粗暴,让她和她的婢女皆不满意。”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