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地水火风,六经注我(2 / 2)

长生可否 江天寥廓 1185 字 2022-04-30

谷藺

倘若那些均了田的地方,民众都奋起反抗,众志成城,哪里会有叛军席卷的灾难?

海瑞终于体会到了“主动”二字的艰辛与力量……

……

“世界有四大,地水火风。”

“如若简单的将四大归于大地、火焰、水流、刮风,那就全然错了,四大不是四种实质,而是四种法相。”

“地大,是具有坚固,稳定性的事物,作用是任持。”

“水大,是具有柔性,广性,湿性,作用是摄聚。”

“火大,是具有暖性的事物,作用是熟变。”

“风大,是具有动性的事物,作用是动启。”

“也就是说,固持、聚摄、发展、动变,才是所谓的四大,而四大皆空,则是指世间的一切法相都没有了,一切归于空无。”

“我们说地水火风,并非说地更重要,所以在前面,而是因为地最容易观察。”

“你目之所及,一切表象,皆因固持所以成相,因而都是地大,而任何物体,我们看这杯水,表相它是水,然而这些水又是一个整体,还是无数个小个体聚合而成的呢?”

“它当然是聚合而成。”

“水也好,沙土也罢,世间万物,都是因缘际会而成,一切物质因缘数聚会而成,便是水大。”

“但,因缘际会,又非是一尘不变的。”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演变的规律,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因果皆有报应,便是如此,这杯水在这里,我们喝下它,它在我们体内,有的变成了血,有的变成了浊水排出,都是有去向、变化的,这便是火大。”

“知晓了地、水、火,我们才能看到最紧要的——风。”

“风是动性,更是动因。”

“这杯水在这里,如果没有最开始给它一个‘因’,让它动起来,它又如何能汇聚成一杯水?又如何会有缘数变化的过程?”

“最后,我们又如何能有这杯水喝呢?”

“寻一杯水的因,就要寻与它有关事物的因,一切事物又总的关联起来,那便要寻一切之因,寻这世界的第一因。”

“风大,便是因动!”

“便是寻到原初第一因,那都是客观的规律,我们要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我们作为人,我们的一切行为,一切遭遇,都要从最初的因落手。”

“要着手于风大,去发挥因动的力量,才能有更多的缘数,去结更多的业果。”

“而只要心存善念,便多是善果。”

“毕竟因果报应,善恶有报才是这世间的本分……”

光发钱不够,张执象还在讲法,他要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便要让人们心底里认可这一套,让他们觉醒,让他们不再麻木,拥有独立自主的意念。

安南信佛,他便讲佛。

他是不修行,但他懂佛法,金丹大道本就是三教合流的产物,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是三教合流的产物,他张执象又如何会不懂佛家?

所谓地水火风,都是对“缘起性空”的解释。

张执象半点偏颇都没有,但如何应用佛法,却是他这次讲法的关键,谁说佛家只能用来枯禅?不过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区别罢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