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冰山一角,同舟共济(2 / 2)

长生可否 江天寥廓 1102 字 2022-03-18

徽商为何出名?因为徽州多贫瘠山地,耕种难以维持生活,以歙县为例,其耕地仅占农业用地的5%,即便是后世,也只有18万亩耕地而已。

王家买了大量土地,却不再歙县,歙县也没有那么多田,18万亩,区区1800顷地而已。

这年代,但凡没有万顷以上,都称不上大地主。

嘉靖后期,搬到大奸臣严嵩的清流,徐阶徐首辅,他家在松江府就有40万顷田地,那地方可是长江三角洲,妥妥的上等水田。

那才叫大地主。

王家的田地不在江南,在湖广,湖广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全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只有那里才有足够的农田和人口,而且可以毗邻洞庭湖。

鄱阳湖水匪多,洞庭湖水匪就少了?

既是后方基地,又方便练兵,所以王家的根基,其实是放在湖广的。

不过。

歙县毕竟是老家,是门户安立之所在。

张执象登门拜访,让门客通传,说龙虎山张执象来访。

结果门客连通传都没有,直接将他迎了进去,一边迎还一边喜庆的说道:“早听说未来姑爷是龙虎山小天师,姑爷既然回家了,就别客气,这边请。”

张执象:“……”

以前他对王源之的做法并不放在心上,毕竟他要回山潜修,经年一过,恐怕早已物是人非,没有想到王源之持之以恒,还在家中宣传。

恐怕是铁了心的,不把女儿做二嫁之选,认定他了。

昔日同行北上,他其实对王家的印象很好,王家不是那种拘泥于金银的浅显商人,他们明显知道真正的财富是什么。

所以,在张执象看来,王家是可以并肩作战的队友。

但,在发现王家和许家这些豪商背后竟然有同一个组织势力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是天真了。

因而这次登门拜访,张执象的态度并不怎么好。

王家的仆人察觉不对,只能尽快通秉主人,让主人来处理。

王源之本来在书房看书,得知张执象来了,当即欣喜的放下书本,快步赶去见客,他赶到大堂,一眼便认出了张执象,当即笑道:“一别十年,贤侄如今已成翩翩少年矣。”

十年过去,王源之四十多岁,倒是不再如过往那般年轻,看着脸上有些皱纹了。

“别来无恙,王叔。”

见张执象态度平淡,王源之愣了下,问道:“贤侄可是有事?”

说罢,王源之挥了挥手,仆人都退了下去,他也不落座,就那么认真的看着张执象,张执象开口说道:“许王之争,南京不曾插手,这不合理。”

王源之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

他问道:“安平可是怪我不曾告诉你这些?”

张执象没有说话,等于是默认,王源之苦笑一声,在一旁主位上坐下,从怀里摸出了那枚午马令,将其递给了张执象。

这是一块墨玉令牌,正面刻了个“午”字,北面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奔马。

“此乃生肖令,共十二枚。”

“可以说,它是大明,不,整个世界最顶尖豪商的标志,只有夺得生肖令,才能加入那个会社,成为其中的一员。”

“其名为——同舟会。”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