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古罗马艺术的楷模(1 / 2)

拉奥孔群雕,是按照维吉尔名作《伊尼尔特》史诗的描绘而创作的。

在维吉尔的诗中,希腊人的“木马计”被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识破。

他极力警告和劝阻国王,千万不要把木马拉进城。

但特洛伊人拒绝了他的劝告,并把木马拉进城里,最终导致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陷。

拉奥孔对计谋的识破,和对特洛伊的劝阻,都得罪了希腊人的保护神雅典娜。

后来雅典娜派遣了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活活缠死。

作品描写的,就是这一悲剧性场面。

一条巨蛇正凶残地撕咬着拉奥孔的腹侧,拉奥孔左手紧紧攥住蛇颈,力图将它拉开。

他的右手将蛇身高高擎起,想摆脱开它的缠绕。

在左边,他的大儿子正在伸手向他求救,而右边的小儿子被巨蛇缠绕撕咬,已经无力挣扎。

拉奥孔看到儿子被巨蛇折磨濒死的表情,自己被撕咬和缠绕而无力相救,心灵和肉体上的痛苦均写在脸上。

他面孔扭曲变形,张口大声嘶喊,浑身肌肉痛苦地抽搐。

这组雕塑充满着紧张和悲壮的气氛,是人类雕塑史上最为杰出的精品。

在无数艺术家和学者的眼中,拉奥孔群雕最为惊人之处,是它以炉火纯青的技法,完美地表现了人的动态与感情。

其丰富、深沉与典型皆非当时可见到的其他古典遗物所能及,堪称古罗马艺术的楷模。

看到仿制的这么好的雕像,陈文哲还真是有点惊叹。

看到它,居然给陈文哲一种看到牛虎铜案的感觉。

我们国人信奉的是祖先,希望的最美好之处是亲情,这一点跟西方人是不同的。

接下来,仿制的西方的经典还有一些,比如罗多维奇石棺浮雕。

从这东西之上可以看出,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对于死后的世界,是充满了好奇、敬畏,还有希望。

要不然,也不会在死后,把墓穴弄得那么奢华。

罗多维奇石棺浮雕,属于石棺浮雕,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石棺浮雕的兴起。

浮雕内容表现的是公元3世纪中期,罗马人讨伐所谓异族人,即哥特人的战斗。

双方经过激烈的斗争,罗马人终于获胜。

战败的哥特人死的死,伤的伤,充满了悲壮的气氛。

罗马人原来流行火葬,但从哈德良皇帝以来,逐渐流行土葬。

公元2世纪中期以后的石棺很多,也越来越大。

石棺上的浮雕也更加繁复,这说明罗马帝国自公元2世纪中期以后,厚葬之风日盛。

石棺的主人是谁,由于当时帝国处于危机之中,皇位更替频繁无从考证。

浮雕造型特征,不同于前期帝国的纪念性浮雕的真实写照。

而是既无背景,也无必要的层次,构图杂乱,人群无序而密集,给人以呆滞而透不气来的感觉。

但它在当时石棺浮雕中,是最着名的。

有时候,虽然相隔千万里,但是人的思想是想通的,比如厚葬,比如一些建筑。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