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 似曾相识(2 / 2)

赛点 磨砚少年 1114 字 8个月前

“他几乎用半截击的方式应对男子球员的发球,如果是我,我会想,难道我的发球竟然糟糕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他可以用业余球员的应对办法来进行接球吗?”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这一项战术缺少对对手的尊重。

但对于费德勒来说,真正的重点还是在于全面施压,以不同击球手法、不同战术组合持续不断地施压。

从辛辛那提到纽约,费德勒面对的对手包括德约科维奇、穆雷、瓦林卡等等,他不仅能够全部取胜,而且保持一盘不失,全场压迫的打法毫无疑问将他的天赋与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确实具有攻击性。

任何球员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挤压和冲击,也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高文,自然也不例外。

赛前,高文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正是因为如此,从一开始,高文就以自己的节奏展开对抗,主动出击。

然而,伴随比赛的深入,费德勒站稳脚跟,不管是发球还是正手进攻,轻而易举就能够重新拉回节奏,此时,整个回合球的感受差异也就慢慢显露出来,哪怕做好心理准备,高文也还是难免有些意外。

和温布尔登行云流水、锋芒毕露的进攻比较起来,居然还要更上一层楼——

那种正面撞墙的压迫感和密不透风的冲击力,将费德勒在手感、节奏、控球等等方面的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介于底线类型和发球上网类型之间的混合风格,在快速硬地的场地上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认真想想,目前ATP巡回赛里应该没有这样的风格,毕竟,费德勒只有一个。

面对高文的冲击

,费德勒全然不慌。

“0:30”以后,费德勒站稳脚跟,整个布局和控制更加精细准确,火力全开,连下四分,化解困境保发。

炙手可热的手感,从辛辛那提一路延续到了今晚。

“1:0”。

此前八强战,本来万众瞩目的强强对决,费德勒却直落三盘横扫瓦林卡,再次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赛后媒体记者纷纷表示,眼前这一幕让人想起温布尔登——

当时费德勒也是手感惊人,一路顺风顺水,一直到八强战面对西蒙才首次丢掉发球局,以至于在半决赛遭遇高文的狙击,状态明显有些吃力,最后决赛也没有能够缓过气来,这是否意味着费德勒的状态过早调整到峰值呢?

对此,费德勒表示。

他并不认为温布尔登决赛发挥不佳,而是德约科维奇发挥太出色。来到北美,则是一个全新的征程,从温布尔登、辛辛那提的比赛,他看到更多积极的东西,对自己的比赛也有了更多信心。他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即将在纽约半决赛再次面对高文,费德勒也强调,他期待和高文的碰面,也期待着一场漂亮的比赛。

从今晚来看,费德勒确实做好万全准备。

包括气温、包括大风、包括现场情况,也包括来自高文的冲击,和温布尔登相比,费德勒也同样在成长。

紧接着,在高文的发球局里,费德勒也展现出自己的决心——

不是试图复制温布尔登的比赛,他知道这是一场全新比赛,但毫无疑问,他需要坚定自己胜利的战术。

然后——

费德勒率先破发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