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沉船亡魂的渡化 三(1 / 2)

上回书说到:溥勋在作法超度的时候,突然头顶金光一闪,一尊金身佛像矗立于眼前!

那形象威武沉静,大气内敛,座下正是一头雄狮!云子一眼便认出来了,那分明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当然,这只是一个无数法身中的一个,但是力量已经可以用磅礴来形容了!

那是一个灿烂的所在,是溥勋心中灵力集结而成,还是真的请来了太乙救苦天尊的法身,这在云子的眼中是存疑的!正所谓相由心生,也许,溥勋心里想着的,正是这位法力无边的尊神!

云子和巧英儿都知道,溥勋请出了这么大的一尊神,身体灵力的消耗极大,看来也是下了大本钱!一定要打赢这一仗!也肯定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溥勋是个稳健内敛的性格,是很少孤注一掷的!可见在他的心里有多么重视这件事情,这种危险的境地,然他们想起了项羽的背水一战,也让他们想起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是呀,虽然他衣冠整洁,闲情逸趣,但是去没有散发赤足,“南屏山设坛台足踏魁罡。我这里持法剑把七星坛上”的势在必得!云子和巧英儿心里直发虚!

一般的来讲,道士在做法事前都需要斋戒沐浴,清静心身,这样做法事的时候才可以上达天听。溥勋没有,他只凭着一颗纯净的道心,摒弃了那些形式上的繁冗礼节!

也没有在设坛前都会先准备好招魂幡等旗幡,设阴阳坛,摆亡人牌位,鲜花供果、三茶四酒,三荤四素,香宝蜡烛,米饭馒头,纸钱黄纸……这一些统统都没有……只凭着那一颗光照四野的道心,也就是佛法里说的大慈悲心、儒家说的仁心!

这些作法,溥勋虽能免俗!

但是咒语却不能善变,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是经历过历史淘洗的!

起初他念动咒语的声音很小,只能看见嘴唇在蠕动而听不到声音。后来随着金光灿烂的太乙救苦天尊法神显现,溥勋的声音渐渐的清晰了起来!

云子和巧英儿对视了一眼,溥勋念动的就是在普通不过的《往生咒》:”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有头者超,无头者升,枪诛刀杀,跳水悬绳。明死暗死,冤曲屈亡,债主冤家,讨命儿郎。跪吾台前,八卦放光,站坎而出,超生他方。为男为女,自身承当,富贵贫穷,由汝自招。敕救等众,急急超生,敕救等众,急急超生……“一圈儿光晕围绕期间,声音越来越大,渐渐的已经如同洪钟大吕,直击水波!荡起阵阵的涟漪!

那头巨大的章鱼吓得从水下探出头来,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顺着船舷爬上来,一点点的钻进了船舱之中,这一次它学精了,没有进底仓!它经历过了那条雏龙的冰封之力,心存忌惮!要说这张雨的智商还真是可以,这吃一堑长一智的本事不是人人都有的!有多少人被同一块石头拌到过两次,就连孔子最赞叹颜回的优点,也是“不二过!”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