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亦往福建行(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0 字 2021-03-22

大明海图志第408章亦往福建行大明皇帝对朝军李荟等有功将佐的赏赐颇为丰厚,宝刀名剑、御赐衣甲,金鞍玉马等东西。刀剑是琉球进贡的日本刀剑,衣甲是安南进贡的,金鞍玉马是缅甸进贡的,总之大明朝没花一分钱。

不过赏赐的效果很好,李荟等人对于大明皇帝御赐之物是珍而重之,或许这些物件可留作传家之宝了。而寻常朝军将士,大明皇帝旨意中是命备胡经略府重加犒赏。

崇祯不想出钱,于是把犒赏所需钱粮转嫁到了备胡经略府头上。郑冲也没抠门,通过这次战役,郑冲也看出来了,守朝鲜还是离不开朝军的。于是总兵府早在各路朝军到来之际,便已经将犒赏发了下去。发放犒赏的便是朝鲜郡主、大明总兵府联络参军李顺贞!

十万朝军将士得了犒赏,士气大增,想必接下来要他们卖命的时候,也会奋勇争先。

先客后主,接着便是明军自己的封赏。

明军自东江镇副总兵金日观以下各级参战将领都得到了封赏。金日观正式升任东江镇总兵,仍受平辽总兵官郑冲节制。郑冲这个平辽总兵官和当年的平倭总兵官一样,可以节制在朝鲜的各地明军总兵,但很可惜,现在也只有金日观一个总兵录其麾下。

俞硕明升任东江镇参将,于孟熹升任东江镇副将,施大暄为东江镇水师参将,杨耿为东江镇水师副将,陈晖为东江镇水师都司,郑彩升任东江镇游击。

傅青主为备胡经略府参议,领军事租界地义州等五州巡按,郑泰为备胡经略府参议,领海路转运使。吴麟征升任备胡经略府副经略使,巡抚军事租界区各路军州。东江镇知府陈启新升任辽东巡抚,他的位置由郑冲举荐的郑泰妻弟黄志琛接任。

黄志琛也是闽人,其人一直跟随郑泰办理钱粮贸易之事,也颇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此趟之前只是福建泉州推官之职,此刻升任知府,也是连升数级。

郑芝虎升任辽东水师提督,在朝鲜的外海舰队皆归其节制。郑芝鹄等人也都有封赏,不过是在福建那边为官。

明军各级将校也都得提拔,犒赏的钱粮也都是备胡经略府出的钱财。但明军将士们都心知肚明,这些钱粮都是郑氏出资,备胡经略府只不过是走了个帐而已。

东江镇将门之内,沈志祥阵亡,陈平朝重伤。沈家一门的兵权便被郑冲老实不客气的收了回来,沈家得了封妻荫子的虚衔,沈志祥的侄子沈永忠被郑冲送到了皮岛上的讲武堂学习。

这沈志祥在历史上本该是投降满清,后封续顺公的,可如今却在与清军对阵中阵亡了,反倒成了大明的忠臣。

陈平朝丢了一条腿,养伤数月后,也撞上了木头假肢,转到水师之内统领水师去了。陈平朝之子陈进贤也被郑冲送到了讲武堂学习,接受新式战术和洗脑的熏陶去了。

随后郑冲对依附东江镇将门的各级将校采取了明升暗降、调离改任的方式,将兵权收了过来,借着朝廷封赏的东风,开始了在朝鲜明军的大整编。

独杖和尚统领的僧兵营一直留守铁山,作为训练明军新兵的武艺教习,僧兵营将自己的一身武艺化繁为简,都传授给了新兵们。随后僧兵营抽调了一批武僧进入讲武堂,成了讲武堂常年驻扎的武艺教习,负责在讲武堂内教习武艺。

张永铲升任备胡内河水师提督,在朝鲜的明军内河水师皆归其统领。郑芝虎与张永铲麾下,有精于水战的十几名将佐,或因年纪老迈,或因阵仗受伤,被调入讲武堂成立海军学院。从此之后,每年从海军之内退役的军官都会充入讲武堂海军学院担任海军教官。

郑冲在平壤花了半个月的时光完成了明军的整编,加上新征召的新军以及从几次战役中俘虏兵中整编的兵力,最终大明在朝鲜的兵力陆师达到了九万余人马,海军、水师的两万八千人。

九万陆师郑冲按后世编制,编为十个师级单位,每个师约有九千余人。郑冲倒也并未做大的调整,原来明军编制乃是营哨制,一般是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每营兵员三千人。重新编制后,每营编制不变,只是以三营为师,增加了师级编制。

每个师级统领将佐由东江镇各参将、副将充任,郑冲以总兵之职兼领第一师统领,金日观兼领第二师。俞硕明、于孟熹、杨耿、陈晖各统领一师,另有原东江镇将佐之内战功卓著的尤柏霖、陈平焕升任副将后,各领一师。郑芝虎麾下、张永铲麾下原福建将佐中,有战功卓著的赵乾和、黄振孟升任副将后,各领一师。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