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名刀与尊严(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0 字 2021-03-22

于是明军用四艘小船分批将两百名水兵、武僧运送上岸,还运上了百余枚火箭,郑冲打算用火箭突袭倭船。龙须号配备了四艘小船,用于近海运送人员登岸,每艘小船能搭载二十五人,是以两百名士兵两趟也就都运送上岸了。

然后郑冲和张永铲率领两百名明军水兵、僧兵穿过海岛,这个海岛也不算太大,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郑冲领军便来到了海岛北端,随后占据了海岛北端一处山岗,在上面架起了火箭发射架,这架子是用竹子临时搭建,也不费事。

火箭的弹道此前郑冲在火器局就试验过,几个角度的测试下都计算过弹道,还有几种风速、温度等等环境下,也都测试并记录下弹道修正角度。到了山冈之后,郑冲简单测定了一下当前的风速、风向,目测了倭船的距离之后,飞快的列出算式让孙泽沛计算了角度和方向,调整了火箭发射架的角度和方位后,第一次齐射打了十八枚火箭出去。

经过事先的弹道测试和现场计算,这种科学的作战方式得到的效果还算不错,十八枚火箭命中了五枚,但接下来发射剩下的火箭就差强人意了,后面的三十二枚火箭只命中了四枚。可能是海上风向或是风速有忽然的变化,事后郑冲总结下来,或许是因为临近天明,海上的风向和风速都有变化,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但这种科学作战的方式还是让傅青主和一众明军大开眼界,原来算学还能这样运用在战争之中。从前明军不论是火炮还是发射一窝蜂等火器,都没有这种计算,都是凭着老练炮手的经验,先试射一枚,而后再修正角度,接着再发射弹丸。这样更多的是靠人的感觉和经验,命中靠的就是信仰啊。

而郑冲发明的康格里夫火箭,每枚火箭的推射药、长度、重量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可以提前测算出火箭的弹道来,再加上不同环境下的弹道偏差,有了这些事先计算过的数据后,根据战场环境做出角度调整,能让命中率有质的飞跃。

要说现代军队和古代军队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的话,除了现代军队的纪律、武器、为何而战的信念之外,是否引入科学的作战方式,也是现代军队和古代军队最大的不同之处。

现在的明军武备上还不可能完全热兵器化,军队的纪律和作战信念也还需要逐渐完善,而且引入科学的作战方式也需要提高士兵们的文化程度。但郑冲觉得这一切都可以提前布置,至少让士兵们看到这种作战方式的好处,这样你再让士兵去学习算学、几何学等学科的时候,士兵们也不会太过抵触。

所以郑冲先在作战中撒下了科学的种子,希望能引领自己麾下的军队走向变革,而质变之前需要积累大量的量变,量变后才能达到质变,这也是一种科学理念。

回到海滩后,郑冲等十余人步行得快些,先回到了海滩临时营地。郑冲走后,又有明军陆续登岸,在这里建立了临时营地。

坐在临时营帐前,郑冲很快见到了张永铲领军押送着一干倭人俘虏到来。

这些俘虏们都高举双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见到营地里温暖的篝火时,一众俘虏都是一阵骚动,他们多想立刻奔向那温暖的火堆去温暖一下啊。人就是这样可悲,有时候简单的温饱是那么的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明军老实不客气的殴打了骚动的俘虏们,凶神恶煞的将他们驱赶到郑冲的面前,喝命他们列队站好。

久留岛通春再次见到了郑冲,他的心底里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升起了浓烈的畏惧感,果然是能战胜南蛮舰队的强人,自己六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在他手中居然不到半个时辰就灰飞烟灭,他难道是来自阿鼻地狱的魔鬼不成他到底用了什么法术击败了自己他又会怎样处置自己及一干手下呢

只见率领明军的张永铲和一个僧兵头目上前,朝郑冲行礼,随后张永铲大声禀报道:“公子,此趟生擒倭贼一百二十五人,打死五人,只是缴获太少。”说罢将缴获自堀田正盛、鸟居忠辰四人的太刀献上。

而那以一敌四的僧兵头目则说道:“公子,这些倭贼不顶事,老衲才三招两式就将他们都打翻在地,拳脚都没舒展开来。”

只听郑冲笑道:“不妨事,今后禅师大展拳脚的机会多得是。这几天远航辛苦了,独杖大师可领僧兵在岸上活动,今晚就不必登船了。”

说完郑冲拔出那几把缴获的太刀看了,通春看了一阵眼热,秋田和井口的太刀也还罢了,不是什么名刀,而堀田正盛、鸟居忠辰两人的佩刀则是大大有名的,特别是堀田正盛的佩刀。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