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救灾的开端(1 / 2)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0 字 2021-03-22

时值午后,泉州城头的窝棚内,刘老实一家和许多灾民百姓一样,都还没有半点米粮入口,刘老实两个半大小子饿得扯着他的手腕直叫唤。

媳妇儿王氏怀中不到两个月的女儿啼哭不停,那王氏垂泪道:“当家的,昨日便饿了半天,我这里实在没奶水,我这里还有几个衬底钱,是不是拿去买点米粮来做点稀粥喝啊。”

刘老实是城中做苦力的,平素也没攒下几个钱,但凡有些钱财都买了粮食。他们一家和泉州许多贫苦人家一样,已经断粮,风灾骤至,水涝一起,人人都是慌忙逃命,家中过冬存粮都被泥水泡坏。

今早大水退去后,刘老实回家一看,他们家居住的房屋已经被大风刮倒,就连黄土墙基也被大水泡塌,残垣断壁之中,也没找到什么能用的东西,粮食都成了泥塘水。

没有了存粮,只得花钱去买粮食。刘老实自己也还有十几文钱,加上媳妇儿的衬底钱,凑了二十几文钱,便来到街上。刘老实和许多百姓一样,蜂拥上街购粮。

却不想城东、城西两处市集都跑遍了,都没见到有粮油铺开店的。正没办法时,购粮百姓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东大街陈家米铺开店了,有大米卖!”

一声喊后,一众百姓们便蜂拥而往。不想到了陈家米铺面前,刘老实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却听得米铺伙计大声吆喝道:“大米三两二钱一石,粗米二两二钱一石,陈米二两一石,要买的排队啦!”

众百姓闻言皆是咒骂起来,这是什么世道,遭了灾后,米价居然到了每石三两二钱,比风灾之前足足贵了三倍!

米行陈老板典着肥硕的肚子,站在米铺门口,还理直气壮的大声喝道:“我家米仓也遭灾,只剩下这些米粮,爱买不买!”

百姓们无可奈何,只得买些米粮回去,准备熬些稀粥充饥。刘老实二十多文钱,只够买半斤陈米,那些米也只够熬点稀粥,一家五口人只怕一顿就没了。

家中屋舍也被大风、大水损毁,刘老实和许多百姓一样,还是只得回到城头安身。在城头用破了边的铁锅熬了稀粥,刘老实只喝了两口,其余的都给两个半大小子和他媳妇儿喝了,自己转身喝了几大瓢清水,稍稍冲淡腹中饥火。

许多百姓都和刘老实一家一样,仅有的一点钱财只换得少许米粮,下一顿在哪里都还不知道。刘老实和十几个青壮百姓聚在一处,七嘴八舌的商议出路。

“吃了这顿便没下顿,要不去城里大户人家卖身为奴”

“听说城里大户人家,自己存粮也被坏了不少,都还在往外赶家奴,咱们去,谁要”

“难道眼睁睁饿死”

“也不知道官府会不会开粥铺赈济。”

“唉,你就别想了,官府的秋粮还没收上来,看这场风灾来得不是时候,大半秋粮都毁了。就算要赈济,也是要从邻省调集米粮,也是十天半个月之后的事了。”

“官府我听说知府老爷伤重不能理事,同知老爷和通判老爷都不管事,官府哪里会救济我们”

人人愁眉苦脸,也不知官府何时开始赈灾,更有人商议着想去乡下投奔亲戚。

“你们看,城外来了一支军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刚才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商议的百姓们纷纷探头往城外望去,刘老实站在城垛子上,往外望去。

只见后渚港方向,一队队明军整齐的列队而来,高举着大明的日月旗,口中高声呐喊着:“救灾救民!重建家园!”

“是后渚港郑氏水师旗号!”“他们喊的什么救灾救民他们是来救我们的吗”“快看!他们带着许多粮车!他们一定是来赈济我们的!”“老天保佑,我们有救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