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血的怒吼,杀杀杀(1 / 2)

大明的忠臣还是不少的。

一天之间,王振的门口都快要踏烂了。

“禀报翁公,户部尚书王佐王大人求见。”

“不见。告诉他,愿意跪,就到院子里跪着,别在门口挡了财气。”

王振知道王佐有七寸不烂之舌,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虽如此,唯独有一样,比不上他,那就是说不动皇帝陛下。

偌大天下,皇帝陛下唯信他一人,这就是本事!

他让王佐跪在院子里的草丛里,一直跪到了天黑,最终也没敢露面。

……

“禀报大汗,消息十分可靠,明国皇帝已经进入大同。”

“好。搂草打兔子,先来一棍,惊了他!”

在瓦剌中军大帐中,脱脱也先哈哈大笑道:“张阳,今天,就让你瞧一瞧瓦剌的勇士是如何战斗的!”

说罢,他大喝道:“众将听令,按照原定计划,进攻猫儿庄,一个不留,一定要让明军一仗彻底胆寒!大家都明白吗?”

“明白,谨遵大汗指令!”

“好,先锋队由拓拔胜将军统领,”

“是。”

拓拔胜得令,立即调兵遣将,杀将出去。

顿时,在大同关外的北侧方向,一声声嗷嗷的呼喊发出。

……

猫儿庄,名字叫做庄,其实是一座小城。

一座在长城关外并不起眼的土城,距离大同府仅百里之遥。

那里本是一个小存村庄,因为地处边境,经常遭受鞑子的“打秋风”。

所以,那里的人修建了一些土墙用来防御鞑子骑兵的扫荡。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汇聚过去,就逐渐形成了一座小的城池。

如今,瓦剌突然犯边,城里的人吓得早就跑光了。

此时,驻守猫儿庄的是大同参将吴浩,他知道,猫儿庄虽小,却是最后一个双方争夺的地方。

如果这座小城再落入敌手,那么,大同周围的第一条防线就会出现一个缺口,瓦剌骑兵就能长驱直入,直奔大同!

而在一天前,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已经进入了大同城。

“陛下啊,您来大同干什么!”

吴浩瞭望着大同方向,急得眼睛通红。

这几日,害怕瓦剌晚上搞突袭,坚持每晚亲自巡查成群,睡觉的时间只有一到两个时辰,长时间下来,让他的精神十分疲倦。

就在这时,远方突然升腾起一大团烟尘,遮天蔽日。

在嗒嗒嗒的声若雷震的马蹄声中,还夹杂着嘹亮的喊杀声。

“杀~杀~杀~!”

声音震动天地,直破苍穹。

“冲啊!”

满山遍野的瓦剌骑兵在这个刚刚睡醒的黎明时期,进行了一波疯狂的进攻。

“放箭!”

在几百步远时,骑兵开始放箭,压制住城墙,掩护后面的步兵冲锋。

大规模的作战,骑兵弓箭手根本不用瞄准,只要朝着天空的某个角度拉弓射箭就行。

“嗖嗖嗖……”

雨箭成群结队,就像是突然迎面飞来了一群乌鸦,黑压压的一大片。

从远处飞了过来,然后在头顶落下。

“噗噗噗……”

城墙上也有防御箭雨的盾牌病兵,密密麻麻的箭雨,打在盾牌上,发出笃笃的声响。

没有盾牌的,低着头,猫着腰,躲在城墙后面,挥舞起自己的武器,尽量格挡着。

“还击!”等箭雨过去,吴浩开始命令弓箭手还击。

双方都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士兵第一轮在箭雨中死亡。

骑兵游走射箭,主要起掩护作用,为他们的步兵冲锋创造时间。

“第一小队,冲!”

拓拔胜一声令下,指挥第一批攻城步兵凶猛地冲了上去。

“迎敌!”

站在城墙上,吴浩抽出腰间大刀,怒吼一声。

步兵的速度很快,在一轮箭雨的掩护下,大批的士兵已经跑到了城墙底下。

他们的手里拿着如绳爪、木梯等攻城器械。

“弓箭手,放!”

“火油,放!”

“滚木,放!”

一声声命令快速下达。

两军纠缠在了一起,随后,便有数十人倒下。

“杀!”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