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公映(2 / 2)

胡思燕的封后,多少有些不那么让人信服,很多人认为会是主演《汤山大地震的陈导的夫人徐莉。但陈导在之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炮轰雄鸡奖的做法,刺激到了评委组,这样的结果,说实话,是我也没有想到的。

满载而归的感觉真是好,特别是周六,我再次出现在了《导演,请开拍的节目组,受到了来自于导演们的祝福,我的自尊心也得到了小小的满足。

今天的录制,主要是在演播厅,当着八位不同身份的影评人,公映电影,然后他们会给出相应的分数,以决定谁的电影作为强推。

第一个公映的是宁导的作品——《耍猴,评分8.2分,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的,属于宁导一贯的黑色幽默风格。

第二个公映的是娄导的作品——《北漂,评分居然高达9.1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现场观看了这部影片,苏琪老师演得非常好,贡献了影后级的演技,不过影片的色调比较暗,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基本都是在晚上,且整体氛围很压抑,说不出的压抑,反正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的感受。如果让我再看一遍的话,我是不愿意的。

第三个公映的是我,作品名称《你还好吗,疯子。

影评人龙涛道:“骆导的作品我一直在关注,但这部《疯子还是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喜,有笑点,有泪点。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复刻《致命ID,但后来我才发现,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疯子更偏重于表达爱。安然和莉莉以及李正是友情,和安沐溪是亲情,和萧老师是师生情,和韩猛是爱情。所以她不愿意吃药,不愿意舍弃他们,从本质上讲是爱。另外,我想说,方茜最后几分钟的表演真的惊艳到我了,让我重新认识了她。所以我给10分,我相信这应该是全场最高分了。”

“龙涛,你给分不能这么主观。”一个叫作“王浪”的瘦不拉几的中年人道,“我承认这部影片拍的很不,但并不是没有瑕疵。我看到大家都给了8分,9分,甚至是10分,我为什么只给了7分呢?我觉得骆导演这次的转型是失败的,他没有把故事讲清楚,没有铺垫,后面的反转就显得很生硬。还有就是人物的设定,也不够丰满,比如李正和安然的关系,韩猛跟安然的关系,你都只是一笔带过,我觉得这都是问题所在。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根本没办法和《耍猴比,更不要说《北漂。”

他们每一个人的评论,我都只是在下面安静地听着,并没有去反驳,因为反驳可能会让人觉得我心胸狭窄,听不进去批评的意见。然而我却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些人懂个屁,非就是在这里痛快痛快嘴罢了,影片上映了,好坏由票房决定,影评家,呵呵。

最终,我的电影评分8.5。

第四个公映的是黄导,他的作品是《信念,讲述的我方地下工作者获悉一个惊天大秘密,准备将消息转移出去,却意外被困在了和平饭店。饭店里,几方势力相互角逐,最终消息被传递出去,我方获得了胜利。

正如一开始黄导所说,全明星阵容。但他未能获得影评人的青睐,反而是被批得最惨的一个。影评人认为,这个故事本身讲述得不清楚,几条线都没有捋清,乱七八糟,纯粹堆积明星,完全没有艺术性。而黄导则是十分不服气,当场与影评人对骂,双方互不相让。最后他的评分是4.2分,全场最低分是3分。怒不可遏的黄导,转身就走,甚至都没有鞠躬致谢。

“还真是个性情中人。”我如此评价黄导道。

最后一位是我的学姐周静蕾导演,她的作品名字叫《偶然与必然。只不过她的影片因为话题敏感,且有两段大尺度床戏,被要求重新剪辑上映。因此导致影片内容不连贯,评分也自然不会太高。不过,6.8分还是比黄导的《信念高了不少。

第二天,电影正式公映,我选择了走廊里第三个放映厅,同时也是影院的第二大放映厅。按照规则,一共600名观众,分六次入场,那么也就是每场100人。平均下来的话一个场才16人,也就是16万的票房,需要回本的话,我需要80人入场观看。这个观影人数,对我来说压力不大,应该不至于赔本的。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