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香港(2 / 2)

“两张去香港的机票”

“好的先生,请你出示一下您的护照”

言笙购票完成后就和伊莎贝拉去了登机口。

路上

她说

“威廉,香港是不是就和唐人街差不多”

“我也没有去过哦”

“嗯”

闲聊中,两人登上了去往香港的飞机。

这一路时间有点长。

十六个小时后,飞机在香港国际机场降落。

言笙和伊莎贝拉都很累。

出站口,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车便向早就在网上订好的酒店驶去。

……………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超级大都市,其繁盛程度在夏国首屈一指。但由于香港面积小,人口多(外籍常住人士和游客也多),长此以来,形成了一个极其拥挤的城市,导致这里寸土寸金,物价飞飙。

所以在香港生存,大部分香港人和游客的感触就是“小”、“贵”、“挤”。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香港成为“全世界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

香港,虽人多,但治安稳定,当然,这是回归以后的事;虽车多,但秩序井然;虽物价高,但美食名扬世界;虽拥挤,但空气极好;香港人长寿,和如上种种不关系。

言笙脑袋里总是浮现出一个词语。

先敬罗衣后敬人。

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国人,言笙总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知道这是觉,他没有家,即使有家也是前世有老婆有孩子,父母皆在的时候

有漂亮女孩见他长得漂亮纷纷投来目光。

言笙却凛然不动。

因为

伊莎贝拉这么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人就站在身旁。

她亲热的挽着他的手臂。

仿佛在向周围路过的女人炫耀。

言笙点了颗烟,放下那近乡情怯的心,看着周围的的高楼大厦,朗声说道,“艾米丽,怎么样,不差纽约许多吧”

“繁华不差,就是小街小巷不少”

“香港本来就是数个岛屿组成的都市,寸土寸金的地方,哪来的大路”

“也是”

“好多夏国人啊”

言笙觉得建国初期那一代理想主义者已经够完美了,把能做的都做了,蘑菇弹的研发,越南之战,创造了从到有的工业基础,收回香港…………

哪一项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但他们就是做到了。

称之为奇迹都不为过。

他轻声回道

“这是夏国人的城市”

外国人其实没有太多的爱国情怀,所以伊莎贝拉只是点了点头,在她们眼中有了家才有城市,城市多了才能组成国家。

我在前国在后。

其实夏国古代人的思想也是这样的。

修身治家平天下

……

庙街早于1887年的九龙地图上已有记录。当时庙街分为两段,以油麻地天后庙为界,以北一段被称为“庙北街”,以南一段则称为“庙南街”。

傍晚时分,庙街路边的摊档开始营业。那些摊档售卖的物品相当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装、手工艺品、茶具、玉器、古董,甚至廉价电子产品都有。而在天后庙附近亦有不少算命和睇相的摊档,还有粤剧表演。

早年又有一些武师在此表演卖艺及卖药。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