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乱梦与灵签(1 / 2)

不过杨坚这么说也是一位开国皇帝,没有完全沉沦在温柔乡。虽然后宫中充满着欢歌笑语,但是他还是依然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待政务非常认真。他每日照旧逐一详细阅读、关注百官的奏章,对国家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常常忙到深夜才就寝。

某晚,他在灯光下批阅着奏章,不知不觉中就感觉一阵倦意袭来,慢慢的就陷入了睡梦中。内侍们安静的侍立在一旁,丝毫不敢打扰他的休息,只在一边静静地守候着。

梦中,杨坚一个人意气风发的站在京城之巅,极目四周远眺,只见山河绵邈,不由得心情一阵畅快。慢慢的他目光的焦点转移到了城门上的三棵大树,只见树上结满了果实,犹如国家的繁荣一样硕果累累。正当他沉浸在这美景之中,喜不胜收之时,突然,耳边传来了水声。

杨坚赶紧俯视看向城下,只见城外汹涌的水流翻滚而来,涛声阵阵,很快水位就渐渐要与城墙齐平。看到此景他顿时惊慌失措,急匆匆地就从城门墙上跑了下去,一边跑忍不住回头一看,只见水势滔天,铺天盖地向他滚滚而来。他心中一片慌乱,大喊一声“来人啊!”,就突然惊醒了。

身边的内侍们见大王突然惊醒,一片慌乱。赶紧给杨坚送上茶汤定定神。杨坚慢慢地喝了一杯茶,擦拭了一下眼睛,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梦中的情景。他总是感觉,这个梦应该不是一个好的预兆,这洪水会淹没都城可还得了。首先,明日早朝就要安排相关人等加强对河道的防护,疏浚水道,以防万一。

更重要的是,杨坚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好好的会梦到遭受水灾?他开始怀疑,会不会是有名字中带“水”字的人,会成为国家未来的祸患,会谋反?要知道他本来就是一个疑心病很重,同时又善于洞察细微、心机细腻的皇帝,如今,经历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境,他的内心更是充满疑虑和猜忌。以后一定要留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消除这些隐患。

后续几天,杨坚就一直沉浸在他这个怪梦里面,心生疑虑,然后就是担心来担心去的,想来想去总觉得可能是有个名字带水的人会给国家带来祸患。当时呢,恰巧朝中有位老臣子——陈国公李浑,原本是陈朝的功勋旧臣,陈朝灭亡后投降的隋朝,但保留了原有的爵位。

杨坚本来对旧朝的降将就容易怀疑,这天他突然想到:“李浑的名字中有‘浑’字,与水有关;他的封爵为陈公,陈字有城的含义,不是正好符合水淹都城的梦语吗?而且,‘军’字旁边有水,军又代表军队的意思,难不成这个人就是祸胎?但是不对啊?他都已经多大年纪了?而且手上也没有掌握兵权,应该不会能有什么作为的啊?能不成这灾祸应在他的子孙身上?”

杨坚想来想去,眼神中透露出疑虑和担忧。他不安地摩挲着胡须,然后询问左右侍从:“陈公李浑有几个儿子,他们叫什么名字?”

一位侍从查了查,赶紧回答:“陛下,李浑一共两个儿子,长子已经去世,只剩下一个幼子,小名叫做洪儿。”

杨坚听闻此言,脸色愈发严肃,心想:“我梦中见到城门上有树,树上结满了果实。树是根本,应了一个“木”字,果子是树木的子女,应了一个“子”字。这“木”和“子”组合起来不正好是个李字吗?而且这李浑的儿子小名恰好是个洪水的“洪”,又与我梦见的情景完全相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这个李洪一定要尽快除掉,这样我才能安心。”

于是,杨坚果断下令内侍携带手敕赶到李浑家中,要秘密的将李洪赐死。

此时,李浑满面悲愤,却又法违抗皇命。他只能匆忙的赶去宫中求见,只见他的双手颤抖着,泪水盈眶,语气哀求地说:“陛下,洪儿安分守己、从未有任何罪过,您为何要如此对待他?”

杨坚神态冷漠,语气坚决:“此事关罪过,只为防范未然。若将来李洪他真的对国家不利,今日之举,就是提前做了保全。”

李浑见隋帝心意已决,只能含泪领命而去了。迫于君命,只能服从。可怜这个李洪真是辜丧命,全家悲从天上来,白发人送黑发人,一门老小是痛哭流涕、悲伤的不能自已。

此事一经传播,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使得朝堂之上充满了紧张气氛,见杨坚如此的疑心病重,大臣们人人自危。许多人对隋主的暴行表示愤怒,同时也为李家之子的遭遇感到惋惜。

在这个关键时刻,好巧不巧的,却也惊动了另一个姓李的,陡然萌生另一个心思。此人叫李靖,字药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据史书记载,李靖出生于隋朝时期,他的舅父就是前面介绍的伐陈名将韩擒虎。韩擒虎非常欣赏李靖的才华,常常与他谈论兵法,并称赞他是“孙武、吴起”再世。

李靖从小就表现出超凡的才能,不仅学识很高,还擅长武艺,骑射精湛,可谓是文武双全。当他听到隋主因梦杀人时,他暗自嘲笑杨坚道:“如果有个人命中注定要当皇帝的命,你以为想杀就能杀死了?不可能的,最后他还是要做皇帝的。”他看到隋帝的这些疯癫的行为,觉得隋朝的政治腐败,国家动荡已经开始有了先兆了,觉得自己的机会也要来了。

“说不定,未来的天下还真是属于姓李之人的呢。以我李靖的才华和运势,那个命中注定要开创一代新政的人应该就是我了吧?”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