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福建省厦门土楼(1 / 2)

根据导游解说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连年内战的情势之下,客家人举族迁移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他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所以客家人也是最团结的!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扩展开,里面是最矮的依次逐渐增高!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也方便大家抵御外敌。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秘密可言。

这些土楼结构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

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与“奇迹”。

中午公司组织大家体验了一下这边的客家菜。客家菜主要流行广东的梅州、江西的赣州、广西的贺州、台湾的新竹等地。

而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当地的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客家菜保留着中原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但要说传统的客家招牌菜肯定有:盐焗鸡、客家酿豆腐、客家盆菜、猪肚鸡、梅菜扣肉、三杯鸭等。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酱油味重”。

第一天吃大家还感觉挺新鲜,但毕竟不是本地人,大多都感觉和重庆四川一带的太咸了!麻辣味太淡了,几乎都没有麻辣味!

唐朝和阿熊在游玩客家人土楼时,唐朝明显告知了好几个客家修真者!

他们修为大多都是聚气期,由于唐朝一直在压缩了修为。而阿熊又是体修。反正这些客家修真者没发现他们。其中修为最高的竟然是他们的头人或者说是族长!修为有聚气后期修为!

唐朝观察他们,发现这竟然是一种家族势力!和门派传承有一点不同,他们只招收族内有灵根的人进行传授道法!

而门派则是只要你资质好,对门派有一定的忠诚度就行。比较起来家族的凝聚力和忠诚度要比门派更强!但门派整体实力要比家族强,更容易生存!

在土楼旁边就是一个老式的私塾,教书的竟然是一位七十多岁的大爷!修为竟然有聚气后期,而教室里只有十来个小孩。唐朝感知了一下。竟然全都有灵根。这就厉害了!

这大爷见唐朝和阿熊站门口观看,也见怪不怪。他上的只是普通的道经,和一些简单的修真常识,大多游客都听不懂,都以为是老头陪这些小孩玩闹。

几乎大多游客只是看一眼就离开,他们更多的是对那些土楼感兴趣!

唐朝和阿熊对老人行了一礼后,竟然坐在后排仔细听老头讲课。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