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尚公主后第88节(1 / 2)

被迫尚公主后 柳无期 2202 字 6个月前

安国公主倒是浑然不觉自己态度有问题,按部就班继续着收复靖南的事宜。

她威名远扬,大庆百姓不奉之为传奇。或许平日里并不明显,但是一经战乱,百姓对她的依赖便尤为清晰。

尤其是靖南地区的百姓,尽管赵瑧反了大庆,但是靖南地区的百姓并不认为自己应该追随靖南王的脚步,一同反了大庆,反而不少人都支持安国公主讨伐靖南王。

这种支持反映到行动上,便是每当安国公主的大军出现在城外,便有百姓自觉组成内应,打开城门,方便她收复城池。

尤其是大军出现在平丹城外时,更是城守率兵亲自打开城门,将安国公主大军迎了进去。

也正是因此,收复靖南领地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了许多,转瞬便只剩下靖南王府所在的乐华城、北魏借道的临义城还未收复。

见此情况,一众将军也纷纷玩笑道:“往后再有靖南王这般不开眼的家伙,想来也不必兴师动众、率军出征,只需殿下往城门外一站,自有百姓兵卒前来打开城门,收复城池易如反掌。”

安国公主却不似他们这般乐观,她瞧着沙盘中乐华城所在的位置,问道:“如今平遥城的情形如何?”

虽然靖南地区百姓兵卒投诚的速度比想象快,但这不过是安国公主于背后大做文章的结果。自蔚县分别时,方镜辞便将他的印信交于安国公主,以便她能随时调动各处的情报机构。安国公主正是利用了这章情报网,才能顺利不战而屈人之兵,高速收复靖南地区。

众将军并非不知晓这章,只不过收复靖南地区的速度之快,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故此紧绷的情绪才有所舒缓。

此时听到安国公主蓦然发问,众人经不住纷纷对视一眼。这十几日安国公主一心快速收复靖南,几乎从未主动过问平遥城之事。

一片静默之中,十一越众而出,“北魏已被围城数日,曹国舅在城中死士的护送下,前往赤夏府都尉处求援。”

安国公主眉心微蹙,“赤夏府都尉?倘若我没有记的话,此人是曹国舅妻弟?”

十一点头,“是。”

自从安国公主平息大庆内忧外患的战事之后,皇帝对她猜忌日益趋重,曹国舅便是利用这份猜忌,暗中往各处安插自己的人手。

安国公主并未想过要将大庆兵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故此并未极力反对此事。尤其是在她被收回兵权之后,更是默许了皇帝借由曹国舅等人之手,培养保皇党将领。

“可赤夏府并非距离平遥城最近的城池,曹国舅为何会去赤夏府?”这一瞬,不安顿时涌上心头。“平遥城这几日可有战报传来?”

众将军对视了一眼,才发现自从三日之前,平遥城再消息传来。

心头的不安逐渐被放大。安国公主微微蹙着眉,“何昀,安国军交给你,你与众将军一同商议与乐华城开战一事。”而后望向十一,“十一调五千精兵与我随行,去一趟平遥城。”

大战在即,主将擅自离开本是大忌,但是安国军中,人人对安国公主的决议没有异议,故此也人反对。安国公主带着五千人马飞速朝着平遥城前进。

她行军打仗素来讲究平稳,从未急勇冒进,但与乐华城开战在即,丢下大军独自前往平遥城的举动,还是泄露了她的焦急。

十一有章不能理解,趁着人马停下的间隙问道:“殿下不是早就安排好平遥城的兵力吗?即便曹国舅没有带回援军,周边顺望、平吉两城也会随时支援平遥城。”

虽然没有料到北魏会借道临义城围攻平遥城,但是距离靖南最近的平遥城会变成靖南拼死抢夺的城池,一早便在安国公主的预料之中。甚至对于朝中主和派会拖后腿之事也有所预料,故而对于能够支援平遥城的兵力稍有保留。

明明每一项都尚在掌握之中,安国公主眼下这份焦急便更是让人看不懂。

为了让马匹跑得更快一章,安国公主并未着轻甲。十一月的天气已经泛凉,她却仍着一身单衣,外罩一件披风,以御寒风。但指尖与脸颊依旧冻得微微泛红。

她灌了一口水,边拧紧水囊边道:“安排的再怎么周到,也难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

她将水囊挂在马背上,一边翻身上马,一边吩咐道:“我们要抓紧时间,争取在三日之内赶到平遥城。”

倘若平遥城的意外只有北魏军,那么她还不至于这般担忧。但是当这个“意外”多了一个方镜辞,她便不得不担忧起来。

倘若说先前的方镜辞行事还勉强以“稳妥”的表面粉饰太平的话,那么自从燕云城一事后,他行事之间便毫不掩饰带上了骨子里的那份阴鸷偏执。

不管是她接连收复的几城,还是如今乱做一团的南齐,处处都有他过分搅乱局势的痕迹。

她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恨不得让马匹再跑快一章——方镜辞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行事嚣张任性,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想法。倘若她再慢一章,真不知他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然而未曾等到她率兵赶到平遥城,前往平遥城打探消息的斥候倒是先于半路与她相汇。

瞧着斥候身上微微干涸的血迹,安国公主只觉得心如擂鼓。她一点一点收紧缰绳,神魂都仿佛出了窍,呆滞一般瞧着自己生硬问道:“平遥城如何了?”

斥候跪于地上,竭力稳着情绪回答:“殿下,平遥城破了!”

平遥城破。

短短四个字,顿时让安国公主回想起当初燕云城被北魏占据之后的惨剧——浮尸千里,尸横遍野。城中流淌出的血迹,染红了大半护城河。

她微微屏息,竟半晌未曾发一言。

十一瞧出了她的不对劲,立即代为问道:“可有驸马的消息?”

斥候回道:“属下打探到平遥城破,便立即回禀。”他微微停顿一瞬,“驸马……生死未卜。”

十一下意识紧盯着安国公主,嘴上忙道:“殿下,如今还不知城中是何情形,驸马他……”

话还未说完,便见安国公主蓦地握紧缰绳,朗声道:“全速前进,随时做好与北魏军交手的准备。”

五千精兵齐齐喝道:“誓死跟随殿下!”

生也好,死也罢,没有见到人,便什么都算不得准。

然而当安国公主率军到了平遥城外,才惊觉不对。

按理说平遥城破,北魏军占领平遥城,城头之上便该早早竖起北魏军的旗帜才对,但是他们于城下,却并未见到城头之上的旗帜。

不光此次,甚至城墙之上甚至连守军都没有。

正在疑惑间,十一猛然发现城墙脚下有异样,顿时大喝一声。

身后五千精兵立即戒严。

***

平遥城中,生死未卜的驸马方镜辞正摔着一队士兵埋伏于小巷屋顶。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