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尚公主后第23节(1 / 2)

被迫尚公主后 柳无期 1751 字 6个月前

即便这样,沿路还是有数百姓观礼,恭贺声、祈福声,最后只汇聚成一句——

“愿安国公主平安喜乐,顺遂忧。”

声势浩大,令人不忍忽视。

安国公主与方镜辞对视一眼,着人将轻纱掀开。

她身着凤冠吉服,雍容华贵,美艳不可方物。但眼角凌厉之势化解了几分娇柔,让她整个人如同收进刀鞘的利刃,锋芒敛尽,但不经意间外泄的一丝森冷,依旧让她英姿飒飒,气势如虹。

人群不由得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仰首望着她,目光中有紧张,有敬畏,有狂热。

唯独没有害怕。

这是威名在外、威震四海、夜能防小儿啼哭的凶神,却也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守卫他们喜乐安居的大庆战神。

是万千大庆臣民衷心信赖的安国公主。

是大庆立于不败之地的神。

万众瞩目之下,安国公主拱手、弯腰、行礼。

她动作很慢,每一个人都亲眼看着她左手于上,右手覆之,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深深弯腰。

礼轻,而意重。

静默之后,而后狂喜。

震天隆的欢呼声、恭贺声齐齐响起。

随后又是一静。

身侧传来轻微衣袖擦过之声,安国公主微微侧目,就见方镜辞站于她身侧。

吉服玉冠,面若冠玉,温雅闲致,俊逸非凡。

他同安国公主一般,于万民瞩目之中,行长揖礼。

礼毕,万民齐呼。

只不过与先前稍有不同——

“愿公主驸马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福泽绵长,顺遂忧。”

两人重新坐于凤辇之中,耳畔还不断回响着万民齐呼。

轻纱再次放下,隔绝出一方小天地。

直到这时,安国公主才微微松了口气。

“殿下英姿飒飒,容姿万千,百姓敬爱有加,连景之都被泽蒙庥。”说着,递来一方锦帕。

安国公主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抬手接过。一打开,发现锦帕居然包着几块果脯,有梅干、桃干、杏仁……不一而足。

她顿时眼睛一亮,脸上笑意真挚明媚,抬眼之间,满满的喜乐欣慰,“你怎么会想着带这个?”说着,捡了块梅干送进嘴里。

方镜辞望着她,眼底微微含笑,“成亲典礼繁琐冗长,殿下清早用过早膳后,想必再时间用膳。”

安国公主倒是不怎么在意,“我在军中,也曾数日不进米粒,虽然饥饿难耐,尚且能忍受,只是这一时半会吃不到东西,又有何不能忍受的?”

她语调轻慢,只是说出事实,并嫌恶不耐之意。

方镜辞却垂下眼睫,像是轻声说了句什么,但因外面鼓乐与欢呼之声不停歇,安国公主没有听清。

她微微凑近一章,正待问询,辇车突地一晃,她整个人一下子扑到方镜辞身上,锦帕上的果脯纷纷掉落于地。

事发突然,方镜辞被唬了一跳,连忙将她扶起,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殿下,可有受伤?”

安国公主摇了摇头,瞟了一眼地上的果脯,轻抬眉眼:“居然连这会儿时间都等不及了么?”语意微冷。

随着她话音刚落,外面顿时传来一声断喝:“什么人?胆敢阻拦安国公主与驸马都尉的迎亲队伍?”

城楼之上,小皇帝身着五爪金龙袍,头戴九旒平天冠。迎亲队伍早已走出长安大街,夹道百姓欢声雀跃犹在耳边。

他颇为感慨,“皇姐盛名在外,大庆百姓也不为她欢庆。”

顾鸿生与翟康来等大臣随侍在侧,闻言也只是恭声道:“此乃陛下之福,大庆社稷之福。”

老生常谈的话,小皇帝都听腻了。

摆了摆手,他便要起驾回宫。

谁知刚一转身,眼角余光不经意往下一瞥,顿时瞅见一个藕荷色身影。

城楼之下百姓数不胜数,他其实并不能确认那就是他心心念念的仙女。但那抹藕荷色的身影数日来于梦中出现,魂牵梦绕,经久不忘。

守在毕府的人回报,这几日都不曾有人到毕府道谢或是道歉。小皇帝怅然所思,倘若不是安国公主大婚,想必他定能颓废度日不知几时。

是以此时仅仅只是瞥见那一抹藕荷色,心底便徒然生出一股宁愿认、也不愿过的势头。

不顾众位大臣还跟在身后,他疾步匆匆下了城楼。

于公公慌忙跟在身后,焦急万分呼喊着:“陛下,陛下!”

赵琦充耳不闻,只顾着往城楼之外,去寻找入梦不知几回的仙女。

顾鸿生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皇帝急匆匆下了城楼,也纷纷跟在其后。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