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欢/嫁给纨绔世子爷第61节(1 / 2)

“待会是宋誉背你上花轿,他看着瘦弱,但能把立冬背起来,应当是不会将你摔着。”

“我就不送你过去了,等我来......”

.......

楚引歌当时做了个止的动作。

她本就才睡了几个时辰,又在这里听他念叨,一个头有两个大,十分不耐将他推出了寝屋,换上了摆在榻边早已准备好的宵衣,这是出阁前向父母亲长辈拜别时才会穿的黑丝服,他倒是将所有的细节都顾全到了。

只不过她早已没了生父母,而姨娘还在楚府,她今日恐怕只能给宋师父端茶了。

待懵懵懂懂地走到马车边上时,白川舟在她耳边轻语问:“对夫君,还满意么?”

楚引歌当时以为他说得是婚仪的种种安排,点了点头:“挺满意的。”

他确实做得有条不紊,丝毫不见凌乱。

“嗯,”白川舟捻了捻她的耳垂,轻笑着说,“昨夜夫人的手法高超,为夫也很满意。”

她剔了他一眼,不明白不是在说婚仪的事么,怎么就说到昨夜上去了?

楚引歌上了马车后就开始闭目养神,直到此刻才反过味来,倏尔杏眸瞪圆,一阵面热,他问她是否满意,不会问得是......

尺寸罢?

作者有话说:

审核大大真的没有了......

立冬:好不容易搬来的冰水,又要倒了,我真是栓……

第45章大婚日

这个色痞!

楚引歌的右掌心发起烫来,耳边似还残留着他余烬的喘息,她像干了坏事一样局促地将手放于身后。

但转念一想,马车里也没他人,又将右手对着窗帷透进来的光端详了一会,嘴角已是压不下去的笑意。

还是......挺满意的罢。

马车辘辘,踏在日出朝霞之际,云蒸霞蔚,晨光从黑暗脱胎而出,十月初六,这的确是个好日子。

特别是当楚引歌在宋宅门口看到赵姨娘时,她的泪夺眶而出。

提着黑纱宵衣,踩着软绵的红绒毯,楚引歌迈步奔向她,若说昨夜那般不顾后果地逃出来,她心中最放心不下的恐怕就是姨娘了。

想不到世子爷将这个也想到了。

“棠棠不哭,”赵姨娘拍着她的背,“今日是出阁日,应当开心,我家棠棠要成为世子夫人了。”

话虽如此说,可姨娘的喉间也是哽咽的。

身边的赞礼是惯常操持高门大户的婚仪的,见母女俩在这舍不得,在一旁不慌不乱地笑说道:“待会世子夫人还得敬茶呢,到时可以和赵姨娘说上好一会话,现在快往里请罢,开脸嬷嬷等着了。”

赵姨娘抹了抹眼角,温柔笑道:“瞧我,见到棠棠心都乱了,走,世子爷对你可真是顶顶用心了。”

楚引歌本以为姨娘是在给白川舟撑面子,才在人前这么说,可一踏进宋宅,她才知道,此言非虚。

卵石路皆铺上了绵柔的红绒毯,轻踏而上,如踩云端,路两侧的兰桂竹木皆挂着喜袋,喜灯笼垂于灯下,窗上贴满了欢庆的喜字,更绝得是,本是柴房的西屋已被收拾地焕然一新,缀以喜帐的紫檀贵妃榻,贴着小喜字的黄花梨木凳,装满胭脂水粉的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等种种,皆是一应俱全。

入目之物,均为上等,比她在楚府的闺房内用得都要好得多。

楚引歌有些难以置信,这竟是一夜添置完成的......世子爷确实是用心竭力了。

开脸嬷嬷端着一碗汤圆,喜笑晏晏:“夫人,世子爷怕你饿着,早派人来吩咐过,让夫人记得用早膳。”

房内站满了各嬷嬷奴婢,一听这话,都在痴痴地笑,赞礼在旁也笑说吉祥话:“这汤圆看着圆实,看来世子爷是想和夫人生个圆滚滚的小世子呦。”

众人皆乐,一时间好不热闹。

楚引歌面红耳赤,忙接过来,她本想就吃两口,可顶着这些殷殷切切的眼神,那眸光中都流露着一种期待,似乎她能不能生下小世子跟这碗汤圆至关重要。

不得已,她只能全数吃完。

众人欢呼,楚引歌也忍不住跟着笑了。

这一厢喜闹,也到了开脸的吉时。

开脸是一项和闺阁的自己说告别的顶重要仪式,去净脸颊上那层薄薄的细微绒毛,修齐鬓角,就不再是黄毛丫头,而是正式成为新妇了。

嬷嬷手执两根红长棉线,线在指尖绷直,紧贴着楚引歌面颊,在她的娇颜上快速绞滚起来,一下,又一下,崩裂声声敲击着心脏,随着面上的绒毛不断绞净,她也在与过去的自己走向割舍。

赞礼在旁配合着嬷嬷的动作,喜词不绝如缕:“上敬天恩祖德,中愿夫妻恩爱,下弹本支百世。”

明明面上的知觉是疼的,但楚引歌却觉得此刻的时光很是温情,这里所有的人,都在衷心祝福她和世子爷的姻缘。

成亲罢,就去成亲吧。

她心里的声音在告诉她,这或许不算太坏,甚至还有些尽兴。

约莫一香燃尽之时,崩裂之声才停下,楚引歌已觉面烫十分。

她被推到明镜前,姨娘扶着她的肩,端看镜中的她,比之更甚的白皙水润,笑说道:“世间又多了个好看的小媳妇了。”

楚引歌眼圈有些发红,“娘。”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