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写文章(1 / 2)

有现实的例子做参考,樊樊写得很顺手,没两天就把稿子寄到妇女报了。

正是思想解放的开头时期,编辑们看到稿件正合本报的为妇女发声的宗旨,就给放到正版上了。

樊樊得到稿费的时候还挺高兴,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她付出心血写的童话故事还没消息,顺手而为的短篇竟然登上了头条。

为了留做纪念,樊樊特意买了十几份,郑容和还给媳妇做了个小箱子,说是以后用它专门放樊樊的作品,这样显得郑重一些。

樊樊笑纳了,奖励了郑容和一个香吻。

这件事引起的讨论还挺多,读者来信就百十来封,都是报社转寄的。樊樊刚开始还兴致勃勃的挨个回信,后来看强度太大,只能看看了事,要不她什么都别干了。

报社还特意跟樊樊约稿,报酬也提高了,樊樊觉得这是孟家的事改编的,自己不能独吞功劳,还特意买了营养品看望了孟大娘,让她老人家好好养病。

连郑容和都建议她不行改赛道吧,家长里短的才适合她。气得樊樊追着他从东屋打到西屋,最后还是被他制服了,还吃了点亏。

樊樊一直想在高大上这个层面上有所成就,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服务好他们,万一成功了,说出去也是儿童作家,听着也好听不是。

可是这么些年了,稿子投了不知多少,挣得钱将将能养活自己,就这还是这家不用,换下家继续投才有的成果。

虽然她嘴上总说自己靠写书挣钱买房了,其实大部分是郑容和的贡献,再就是她在海底捞的外快。家人从不拿这事反驳她,樊樊说什么就是什么。

樊樊下不定决心,为了试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偶尔人品爆发才在家长里短上成功的,又写了几个老人重男轻女、丈夫家暴妻子这样的题材,意料之中情理之外,她大火了,西屋堆满半炕面的读者来信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看见媳妇成了名作家,还是整天郁郁寡欢的,作为枕边人的郑容和耐心开导她,“媳妇,你别觉得写家长里短的就不上台面,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能力,多少人活了半辈子都找不到自己能干啥成功呢。

你已经很幸运了,我以你为傲啊,连我们战友闲聊的时候都在说这个热心的小鱼写的文章太犀利了,每次一出新文章,家里老妈和媳妇就急着买回来拜读,有些妇女还聚众讨论,说得是吐沫横飞,连做饭接孩子都忘了,每次看见家里的男性都鼻子不是鼻子的,感觉他们连喘气都有罪。”

说着说着郑容和笑趴下了,战友们的怨念都好深,他在旁边都不敢吱声,就怕说漏嘴,让他们知道热心的小鱼是自己媳妇。

不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真的不,郑容和每次参加讨论都很积极。

直到耳朵被媳妇拧了个圈,郑容和才止住笑意,正色道:“所以,媳妇,你是正道的一束光,是妇女朋友的传声筒。”拍拍樊樊的肩膀鼓励道:“孩子王不适合你,就别纠结了,收到稿费和读者来信的时候,难道你没得到成就感吗?”

郑容和虽然开玩笑一样的开导她,樊樊突然觉得,对啊,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人家报社能发表,她能挣点稿费买房,读者得到了情感共鸣,其他的管他呢。

自己真是矫情,反正用的笔名,只要自己家人不说,谁知道是她写的那些文章。

“老郑啊,你的话我听进去了,也反思了一下,有点道理。为了鼓励你进步,我决定在这条线上深耕下去,为了家庭和睦,邻里平安,我希望你拿出军人的纪律,誓死捍卫我的笔名,决不能泄露出去,否则家法伺候。”樊樊还特意比划一下脖子的部位,让郑容和领会到保密级别有多高。

“是,领导,如果有人从我这了解到事情真相,我坚决接受你的惩罚。”郑容和也跟着做戏。

加起来快八十岁的两口子,闹起来跟小孩没啥差别。

从此,樊樊走上了狗血家庭剧不归路,不,是唤醒妇女姐妹觉醒的光芒万丈的道路。

身边的人和事改编的差不多了,樊樊又违背本性的出门采风,东家走西家逛,就爱听人家说别人的八卦,要是题材是写过的,她还会给人家出命题作文,弄得大娘大嫂弟妹们都不会聊天了。

单个家庭素材不够,樊樊还主动加人妇女聚会的团伙,什么大树下,服务社门口,只要三人以上聚堆,樊樊不管认不认识,熟不熟,厚着脸皮就加进去。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