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瞧不起(1 / 2)

沈月瑶画的很详细,尺寸以及每一道工序都写的很清楚。

甚至都标明了一二三,首先按照哪一步做。

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人都能看清楚,都知道如何打造。

而且原理如何使用,沈月瑶也用图画画清楚了。

哪怕不识字的人光看图也能看懂。

苏雪衣看着沈月瑶画这些,道:“若是皇上看到了这些农具,一定很高兴。”

就连他看着都高兴,因为他也会不由自主的想一下,农户们有了如此趁手的工具,就能多耕种一些田地。

这样国库的粮食就能多一些。

他和皇上都知晓,粮食真的很重要。

其实大燕朝的范围和土地很多,但真正可耕种的田地不多。

但土豆和红薯如此高产量对环境的适应力也很强,那在各地都可以种植。

一旦推广出去,粮食产量就多了,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也就不存在有人饿死的情况。

再就是有些荒地其实也可以开垦出来种植土豆红薯。

很多荒地大家不开垦,也是因为有些荒地很贫瘠,大家忙活一顿栽种粮食不合算。

大多数农户耕种田地完全靠劳动力。

若是有农具效率高了,每户都可以多耕种一些田地。

苏雪衣在脑海里想了一下,若是大燕朝的很多荒地都能耕种上粮食,各地的粮食就会多出好几倍来。

光是想一想,都是让人激动的事情。

沈月瑶认真的画着,苏雪衣在旁边陪着她,眉眼间都带着温柔的笑意。

想到在殿试的时候,那些大臣们怀疑的眼神。

苏雪衣神色冷了冷,他家瑶娘有多好,他自己清楚。

有的官员其实心中都在想,可能是他自己发现的土豆红薯,皇上将功劳给了瑶娘。

实际上,他能有现在,也多亏了瑶娘一路支持。

让他能后顾之忧心旁骛的读书科考。

沈月瑶光画农具就忙活了两个多时辰。

中午吃了饭,她继续画,画了很多,然后给苏雪衣道:“这些你回头交给皇上。”

“你应该会进翰林院,到时候就有机会见皇上,正好就可以将东西给皇上。”

苏雪衣将图纸都收好,小心珍视的放起来。

这会沈月瑶才倒出精力来想别的,“对了,表弟他们考的怎么样?”

说起这个来,苏雪衣也为表弟高兴。

“表弟是二甲第六名,封修安二甲第二十名。柳文骨二甲第五六十名,康浩志二甲第九十八名。”

殿试说名次的时候,苏雪衣都听的很清楚。

他也能看出来当时表弟直接就懵了,那激动的神色,他都看的很清楚。

沈月瑶都惊讶起来,高兴的道:“表弟发挥的这么好,二甲第六名,那说明也可以进翰林院了。”

“可以做庶吉士了,也可以留在京城了。”

“这样姑姑姑父也会很高兴。”

留在京城,能有机会面见天子,这对大家来说这就是荣耀。

“如此的话,姑父在县城的话,也没人再敢做什么了,更没人敢压他的政绩。”

苏雪衣道:“皇上有让人关注董文仁,连着姑姑姑父也让人查了消息,得知姑父在位子上政绩都很不,是真正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所以皇上会将他提一提,安排在知州位置上。”

“皇上私下里让陆夜尘跟我说了这件事,我跟表弟说了,他给家里的书信应该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现在入职文书应该下发下去了,算算时间,姑父应该也快收到了。”

沈月瑶道:“这是从七品官直接升到了从五品官,真的很不,这样姑父也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沈月瑶跟董文仁交流过,得知姑父确实做了很多事。

柳州水系发达,但如果暴雨湍急的话,容易冲垮堤坝,良田都会被水淹没,百姓深受其扰。

但董文仁的父亲总是会去田间查看,去堤坝查看,申请补修款,也从不贪污,真正用到修筑堤坝上。

所以当河州出现洪灾的时候,柳州下辖水系发达的县,也就是姑父治理的地方都很好。

百姓的田地粮食都没有受影响。

沈月瑶道:“估计他们这两天又会过来拜访了。”

之前春闱放榜后,董文仁他们天天跟苏雪衣待在一起要一起学习,用他们的话说,其实是他们跟苏雪衣学习,他们觉的他们抓紧时间多从苏雪衣这边学知识,殿试的时候就会超常发挥,能超越平日的水平。

因为春闱的时候就是如此。

他们坚信靠苏雪衣,殿试就不会有问题。

就连柳文骨也厚着脸皮来。

什么矜持不存在的。

之前还矜持,可真正见识过苏雪衣的学问,他们为了学问为了科考,可以脸皮厚一些。

当然一开始柳文骨来的时候,脸皮还有些薄,很是不好意思脸红。

但来的次数多了,倒也神色平和了一些。

至于林宏,因为春闱没有上榜,已经回了家乡河州,他打算再重新认真读书,三年后再战春闱。

以柳文骨的成绩,估计要外放了,没有关系的话,考的一般,要留在京城就比较难了。

其实外放为官的话,更容易升职。

苏雪衣也点了点头,他了解表弟,要是高兴的话,一准会来。

“本来他们今天应该会来,不过皇上给你封了诰命,他们应该知道给我们留空间,估计明天会来。”

沈月瑶似想到什么道:“对了,你不是早就给娘他们写书信了吗,按照道理来说,前几天应该就进京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韩家镖局护送娘他们来,路上应该不会有问题。

苏雪衣道:“若是有事情,韩少应该会飞鸽书信,但没有飞鸽书信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

沈月瑶思索着道:“那就是在路上耽搁了可能。”

“娘来了知道你得了状元一定很高兴。”

苏雪衣也知道这些年娘心中的压力其实也很大,以前也是忧思过重所以娘身体不太好。

自从瑶娘来了后,给娘调好了身体,家里又开了作坊,有事情做,日子有奔头,娘每天心情也都很好。

苏雪衣和沈月瑶都很想两个孩子。

盼着早点见到他们。

当然娘照顾大宝二宝,他们也放心。

苏雪衣似想到什么道:“这段时间,你应该会收到一些拜帖!”

沈月瑶知道她被封了诰命,估计很多人都想来试探她,想了解她的信息。

这个沈月瑶也猜到了。

而且古代一些家族官员的夫人们通过这样那样的聚会可以打听各种消息。

苏雪衣看着沈月瑶蹙眉的样子道:“拜帖不想去便不用理会。”

“而且你有诰命在身,那些夫人小姐们没诰命,也不敢对你不敬或者做什么。”

“再就是京城的很多夫人小姐们说话都会委婉的拐好几个弯来说话,很少有明面上嚣张的人,女子们大多还是注重名声的……”

苏雪衣将很多能想到的事情都跟沈月瑶说了,也是怕她受委屈。

“你不必管旁人如何,你只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好。”

反正论瑶娘做什么,苏雪衣都会支持。

“况且他也不需要自己娘子去维护那些关系。”

经历了被流放的事情,很多事情苏雪衣早就看明白了。

只要你自己有能力有官职在身,就有人来结交。

若是被流放了,之前哪怕努力维护的关系都没有用。

沈月瑶自然不想将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她还有生意上的事情要做,连锁店第二个店也快要开张了。

她还要研究甜品新品。

她还会去书肆买回一些书看,都是讲各地风俗民情的。

沈月瑶想着多了解总归有好处。

还有庄子上班上那些学生们也等着她教导。

总归她忙的很。

……

却说柳河村这边

孟老夫人他们之所以耽误了行程,其实还是跟苏大丫有关。

倒不是苏大丫做了什么,而是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就有人上门想羞辱她。

其实还是沈月瑶和苏雪衣去了京城后,作坊这边的很多生意,苏大丫帮忙接手帮忙管理。

包括商业街的店铺,她也都帮忙查账。

有一次苏大丫正好见了一个跑船大商号的少东家曹初弦。

那少东家十九岁的年纪,跟着管事出来跑跑生意,以后好接管家族。

他是曹家少家主,曹家有船帮,家里生意很大,他爹是江曹商帮的主子。

因为县城那边有码头,平日来往的商人也很多。

而且也有很多外地的商户跟作坊做生意。

这次曹初弦跟着管事来柳河村这边,就是听说这边酿的酒非常好。

他打算亲自跑一趟谈生意,将酒业谈下来。

曹初弦见过柳河村作坊后就震惊住了,没想到一个村子竟然有好几个大作坊,而且作坊里做的东西跟别的地方很不一样。

他们家有很大的商船,可以在这边多购买一些东西,回到他们家那边去卖,一定能赚不少。

论是酒还是口红辣椒酱以及松花蛋咸鸭蛋这些东西,曹初弦都觉得不。

哪怕他们家做的都是大生意,有些东西带回去也是薄利多销,但他从来不会小瞧这样的小生意。

能做大生意,都是从小生意做出来的。

而且这样的东西资金流转快,卖出去很快就能收拢银子。

再就是他去看了看绣品店里的包,觉的祖母、娘和妹妹们都会喜欢。

尤其听店员讲解说这里的包款式都是独一二的款式。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