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培养管事(1 / 2)

范桐桐来了这边再在作坊里做事,听大家说起主子的事情,她才知道主子比想象还厉害,不但懂那么多,还帮了那么多人。

范桐桐此时见到主子,只觉得心情激动澎湃。

作坊里众人得知主子叫她去说话,都露出羡慕的神色,都觉得她得了主子的重视。

别说她了,就是作坊里的众人也都想亲近主子,想跟主子说说话。

有时候主子去作坊里视察,看到大家后做一些指导或者跟谁说句话,都能让人激动好几天。

范桐桐并不知道她这种心态就跟面对偶像的心态一样。

沈月瑶看着范桐桐道:“桐桐,我记得你之前会辨别几样常见的药材,懂一些药理,你可会种植药材?”

范桐桐道:“不瞒主子,我只懂一点,了解的比较少。”

“我只种植过芦荟,金银花和蒲公英,蒲公英好种植,就在院子里和山上洒下蒲公英种子,第二年就会种植出来。”

“这几样都是药店里可以收的药材,我平日会多弄一些,晒干了送去药店。”

药店收药材压得价格低,论斤收,一斤有的几文钱,有的十多文钱。

总归能补贴一些家用。

再复杂的药材,她种植过,似乎不太好种植。

沈月瑶神色一动,“种植过就好,说明有些经验。”

“我给你看的那本草药书,你可都看了?”

沈月瑶知道范翠翠范桐桐从小也跟着她们爹娘学识字,虽然读的书不多,但看书也都能看懂。

那本药材书,是沈月瑶抽空自己画出来的一本草药书。

一些药材的样子,以及适合在什么地方生长,特性功能和药性都写得很清楚。

这样方便范桐桐了解。

这个时代的一些医术药书,平日在书店里根本买不到,都是一些大夫自己手里珍藏的书籍。

有的是祖传留下来的,有的也只是教导给关门弟子,旁人想知道都从知晓。

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专门学医的书院。

很多人都是从小拜师或者跟着家里人学的知识。

所以这个时代的好大夫很少,有些有名的大夫大多都在京城府城。

就是他们镇上也只有一个医馆。

有两个大夫坐镇,但那两个大夫医术也平平,不过那医馆是连锁医馆,上面每个月也会派一位有名的大夫来坐镇,但也顶多坐镇个几天。

沈月瑶其实有心想开一个医学院,教导大家学医,但似乎开个医学院没那么简单。

她暂时也只能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

范桐桐眼睛发亮,点头道:“回主子的话,我都看了,有一半的我都全部记住了,都记在脑海里。”

所有的内容她都能背下来。

她每天抽空就看,晚上睡觉前,也会点着油灯看,睡觉前她会将书放床头,每天早晨起来也会拿起来看一遍,每天都在记都在看。

她很小心珍视的对待那本书。

她自己明白那样的书籍有多珍贵,翻看的时候都轻拿轻放,都要洗了手再看,确保不会把书弄脏。

范桐桐心里比感激沈月瑶。

主子对她真好,知道她对药材感兴趣,就给了她这本书。

她爹娘看过,说这本书大概是主子亲自写画的,因为字迹都很新。

爹娘还交代她让她一定要好好学,以后为主子做事也要忠心耿耿。

其实不用爹娘说,她自己也明白。

她从小对医术感兴趣,想学医,可学医没有那么容易。

别说她是女孩子,就是男孩子去拜师,那些大夫也不会随便收徒。

所以她只能自己摸索着,自己多看多学。

可以说,范桐桐捧着那本书,真的如珍似宝的对待着,每天看每天学。

沈月瑶神色一动,便说了几样药材考了一下范桐桐。

她发现范桐桐都能全部说出来。

只有那么两三种药材,她不熟悉。

沈月瑶心中有些激动,“桐桐,你在医学上很有天赋,你要好好努力。”

“要知道学止境,虽然说你现在才开始系统的学这些医学草药知识,但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大夫。”

“而且你可以从药材或者外科护理方面下功夫……”

沈月瑶经过了解,知道这个时代还没有麻沸散这种麻药类的东西。

她想将麻沸散制作出来。

如此大夫给一些人治伤治病的时候,用上这个,那些人就感觉不到疼痛。

但是要制这些,需要大量药材,有些药材药店里还没有。

所以她打算自己种植。

再就是要批量制作一些药的话,也需要一个制药坊。

这些都需要专门培养一些人来制作。

想到这里,沈月瑶神色动了动,她感觉她现在需要多培养一些人。

正好将这些人安置在庄子里,先培训。

以后可以做培养管事用。

沈月瑶暂时将这些想法按在心里,对范桐桐道:“我现在让你爹负责管理庄子的事情,有一个庄子后面带一座山,那座山上也只有零星的一些树木,适合种植一些药材,我想着让你负责带大家去种植药材,我再招一些懂点药材的人帮忙种植,你看你想去种药材吗?”

“不懂的话也不用怕,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范桐桐不敢置信的看着沈月瑶,但她很快反应过来,赶忙点头道:“多谢主子,我去种药材。”

她知道这是主子对她委以重任。

而且种植药材,还能让她更近的熟悉了解药材习性。

反正主子安排什么她听什么。

沈月瑶点了点头道:“回头我给你一些药材种子,你带去那座山上种植。”

“再在那附近招一些懂点药材的村民种植药材。”

安排好这些后,沈月瑶就去了趟南柳镇。

记得之前去陶家看陶罐的时候,沈月瑶路过这边镇上,发现南柳镇这边的乞丐很多。

尤其还有一些年纪小的乞丐。

沈月瑶观察了一番便回去了,接下来的几天,她都会过来沿街转一转看一看。

其中就有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沈月瑶的注意。

他每天会沿街乞讨,弄点吃的就敲敲藏起来,也不吃,反而小心翼翼的带回去。

他从来不偷也不抢,哪怕那天饿的摇摇晃晃的,也不会跟别的乞丐那样去抢别人的东西吃。

这一天,沈月瑶跟着他,看他来到了一处破旧棚子里。

里面传来咳嗽声。

“娘,这是馒头,你快吃。”

“咳咳,小涛,你吃。”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