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古人的智慧(1 / 2)

沈月瑶听着这番话,眉心也紧紧蹙了起来。

“村子里的井水是不是不太够用了?”

沈月瑶知道这段时间家家户户喝水要从井里打水,就是地里的庄稼,大家也要经常挑水去浇灌。

也是为了防止田地粮食庄稼干旱。

可哪怕柳河村的人少,大家省着用水,井水也不太够用。

再就是现在天气暖和了,每天太阳照的时间长,田地浇灌的话,过个一段时间,地表又就干了。

苏雪衣轻叹道:“暂时够用,但这样用下去,再不下雨,一个月后,村民们吃水都会很紧张,所以村长大概想召集大家一起想办法。”

本来开会苏雪衣想去的,但孟老夫人不让他去。

现在苏雪衣腿好的消息没让村里人知晓。

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如今苏雪衣腿已经完全恢复,可以正常走路,跟没断腿时候一样。

沈月瑶想到之前听到村民们的一些谈话,道:“之前我也听村民们说可能要挖井。”

苏雪衣轻轻摇了摇头,道:“挖水井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挖的地方不对,不出水的话,水井也就白挖了。”

沈月瑶凝神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如果白挖的话,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本来大家在这个时间可以找一些水源,可以多挑一些水每天浇灌,但如果要挖水井的话,大家主要精力都要用来挖水井了。”

“挖出水井对村子以后好,但谁也不知道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能不能真的挖出水井来。”

苏雪衣轻声解释道:“之前听人说起过,说村子里之所以有三口水井,也是因为柳河村祖辈有人会看,知道哪里容易挖出水井来,能出水。”

“那人是里正的祖辈,所以柳河村的村民们都很敬重里正。”

听着这番话,沈月瑶大概明白了。

她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代,里正在一个村子里需要很有威望。

既受村民尊敬,村里有事情,里正也要能解决。

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而且她听娘说起过,说里正和里正媳妇都很好,之前也经常帮苏家。

否则苏家来柳河村,哪能那么快就被村民接纳。

还是里正起到了好的作用。

一般来说,一个村的村民大多抱团,比较排斥外来人。

柳河村民风倒是挺好的。

住的时间长了,沈月瑶也会喜欢这里。

尤其去军营在外十多天,也会想念在家里的日子。

出去摆摊忙碌一上午,一回村子回到家,感觉身体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这里山清水秀,生活节奏很慢,在这里居住着,会有一种舒适感。

而且这个时代的食物都是纯天然的,这里没有什么农药,地里种的蔬菜都可以放心吃。

这段时间她还发现一个好的变化,那就是大宝二宝跟村子里的众多小孩子们玩到一起了。

有时候一些小孩子们白天玩的时候,都会过来叫着大宝二宝。

沈月瑶也会给大宝二宝口袋里放点自己做的饴糖和小零食,让他们玩的饿的时候,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吃。

只不过危险的地方不允许他们去。

大宝二宝很聪明也很听话,这一点沈月瑶倒是挺放心。

而且大多时候,大宝二宝都在门口这条街附近活动,不会去前面河边。

再就是现在河里也没水,去河边其实也没啥危险。

不过孟老夫人和苏二丫看大宝二宝的时候看的都很紧。

不忙的时候,孟老夫人和苏二丫就会带着大宝二宝,确保大宝二宝在视线内,一回头就能看到。

沈月瑶问道:“娘她们去了多长时间了?”

苏雪衣道:“巳时的时候过去了。”

沈月瑶想了想,这都半上午的时间了,开这么长时间的会,估计很难讨论出什么来。

她开口道:“你先在家休息会,我过去看一看。”

苏雪衣想了想道:“瑶娘!”

“嗯?”

沈月瑶听着苏雪衣叫她,停下脚步,转身看他,“怎么了?”

沉默了一瞬,苏雪衣抬头看了看天空,凝神开口道:“瑶娘,两个月后应该会下大雨。”

听着苏雪衣这番话,沈月瑶神色一动,有些惊讶,也觉得神奇。

“夫君,你会看天气?”

在科技时代,沈月瑶就听很多专门研究历史考古的一些专家说过,说古人有的智慧超凡,哪怕没有科技仪器什么的,也能上知天文下至地理。

以前沈月瑶也只是听一听,但此刻听苏雪衣说这句话,才意识到会看天气是一种什么感觉。

而且沈月瑶相信苏雪衣说的话。

说明两个月后一定会下大雨,到那时候河里就有水了,田地也有雨水浇灌。

到那时候田地里的农作物蔬菜什么的都能保住。

关键是这两个月。

度过这两个月,庄家就能保住。

可是如今仅有的井水供村民们吃两个月可以,但再加上浇灌的话,就真的不够了。

所以还是要找水源。

苏雪衣点了点头,“嗯,会看一点。”

虽然苏雪衣这样说,但沈月瑶相信他的话。

沈月瑶认真道:“我相信。”

沈月瑶往外走,准备去找娘她们的时候,在半路上看到孟老夫人和苏二丫带着大宝二宝回来了。

后面还有很多村民陆陆续续也都往家走。

大家一边走着一边讨论着。

“真的要打水井吗?”

“不知道,村长说让大家回来想个意见,就算是打水井也不知道在哪里打。”

“要不就是去山脚下看看能不能打水井。”

“那边也没有水,山上深处也不敢去,之前还有人在山上看到大虫还有黑瞎子,差点都没命。”

“不光如此,还有毒蛇,要不大家早去深山里看一看了。”

“先想想怎么保住庄稼吧,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就算是挑水浇地,不用两天也就干透了。”

大家都明白挑着水桶,一瓢一瓢的浇灌,只能解燃眉之急。

水渗透不了深处。

如果下雨的话,下一场雨,很长时间都不用浇地,地里深处也是湿透的。

“难不成还会继续干下去?”

“要是在不下雨啊,要是再有一年时间,地面干裂,河里没有水,有些地方都要逃荒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