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恰这份烂钱(1 / 2)

夏雪的书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毕业在大城市打拼的故事。

这位主人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996是经常的事情。

从农村、从寒门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考上名校,

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在超一线大城市魔都买了一套小房子。

当然是首付,而不是全款。

这套房子是准备与多年相恋的女朋友结婚的,但就在这个时候各种悲剧就来了。

男主角父母是离异的,从男主小时候就丢给了爷爷奶奶养。

所以从小到大,都没有对男主角有养育之情。

当得知男主角要结婚的时候,纷纷露出了贪婪的目光,纷纷找男主角要钱。

以父母之名,压迫男主角。

男主角被受其害。

自己不给父母钱,人言可畏,众人都说男主角不孝,

没有人情味,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但是面对父母的天价索要,男主角也是心力交瘁。

道德制高点的压迫、亲情制高点的压迫,让男主角一度抑郁。

然而这还没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男主角见女主角父母的时候,受到了女主角父母的各种刁难,甚至不同意这门婚事。

二人都出身撸省,

女主角父母除了官吏、教师、医生之外,

其余职业根本看不上,从各个方面pua男主角。

一切没带编制的工作,在女主角父母眼中都是街溜子。

这还没完,女主角父母狮子大开口,要天价彩礼,

妄图逼迫双方分手。

因为女方父母已经为女主角物色好了一位小吏。

在女方父母眼中一位小吏的前途,是远远高于一位计算机硕士生的。

哪怕这位本硕985计算机硕士年入六十万,也是一位街溜子,也不如这位年入十五万的小吏。

那如大山一般的高额房价、以及昂贵的天价彩礼,自己父母的压迫,女方父母的PUA,女主角的犹豫不决,

让男主一度崩溃。

一段从高中到本科到硕士,长达十几年的爱情,如果不是真的放不下,谁会忍受这段屈辱呢?

正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生活只欺穷苦人,佛门只渡有钱人。

男主角的磨难还远没有就这么结束。

供男主角读书的爷爷与奶奶双双查出胃癌晚期。

常年劳作,男主角不在家的时候,吃白米饭就着咸菜,

亚硝酸盐常年累月的积累,加上多年的苦力劳作,

在年老的时候一朝爆发。

从小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爷爷奶奶就是男主角最爱最爱的人,

恰逢这个时候,互联网寒冬爆发,各个大厂都疯狂裁员,

男主角尽管是285名校本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请假?

难如登天!

如此内卷的年代,请假就意味着给上面开除自己的机会,

如果放弃这份工作,那房贷、彩礼、结婚的用度、甚至十多年的感情,都会烟消云散。

在亲情、爱情、生活的抉择下,

男主角不知道怎么选择。

就算是照顾爷爷奶奶,最后的结果也是延长一两年寿命,

最后人财两空。

治疗癌症的费用,高昂到无法想象。

而且房、车、爱情都将会烟消云散。

这份优渥的工作也会被迫辞职。

这种结局照顾了亲情,然而将会失去一切。

照顾爱情,将会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一番天人交战之后,男主角本来想与相恋多年女主分手、放弃这份优渥的工作照顾老人这最后两年的时候,

女主把男主现在的困境告诉了男主爷爷奶奶,

男主爷爷奶奶吃农药自杀了。

男主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准备回老家奔丧,

但未请到丧假。

悲怒交加之下,男主鼓起勇气辞职、与女朋友说分手,

最后服丧完毕之后,看见父亲向自己索要钱财的丑恶面孔,选择了跳海自杀。

女主屈服了父母的选择,嫁给了撸省的一个小吏,

但是由于撸省的小吏在当地地位悠然,超脱一切职业,

经常受到小吏的言语pua,小吏父母的pua,

父母对于小吏与小吏父母的跪舔,不选择理解女主,

女主也崩溃了。

最后的结局女主也跳海选择结束了这悲情的一生。

周易也看完了夏雪写的这本书,

不得不说,以男女主角为线索展开的故事线索,确实描述了当代社会的很多问题。

首先的问题就是寒门出高材生的难度,其次是一项道德问题,

生而不养的父母真的值得孩子赡养给抚养费吗?

紧接着便是高额房贷压垮一大帮人的事情,

夏雪文中主角还是选择了高薪水的计算机行业,其余的普通行业、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

真的负担得起二三线城市的房贷?

这足以说明摧毁当代年轻人不婚不育的原因是这高昂的房贷。

特别是家里没积蓄的家庭,会让无数人望而却步,选择躺平。

就算是用命的996、007也看不见希望,干嘛还要那么卷?

躺平开心的过一辈子不开心?

而且996、007这么卷到底是对是错?

真正的幸福是卷出来的吗?

其次,高额的结婚彩礼也是当代的一大问题,十分矛盾与凸出。

这种陋习是否真的还应该存在,是否应该严厉打击?

然后便是相恋十多年的爱情,在父母的逼迫下,

在各种困难面前,竟然会烟消云散,而不是共同面对,

也不是一方支持另外一方,想的是用最丑陋的办法,扼杀了男主心中最后的温情。

从一个方面对无数当代情侣发出了灵魂的拷问,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难,是否有勇气去面对,

是否有勇气去一一解决。

最后便是是否体制内的工作可以大于一切。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