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口袋(1 / 2)

现在回头想想,确实如谢烁说的一般无二,外面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反正他们这些城内的老百姓如果没有必须需求是不会随意出城的,而且也很难出城,所以也不知道外面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

但在武宁城跟刚刚谢烁说的一般无二,只要手中有点权的官员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欺男霸女的败类,以前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还以为全天下都是这个情况,就算逃了武宁城到了别处也是一样的待遇,何苦冒着被外面变异怪兽袭击的风险逃到别处,还不如就待在这,死也死在家乡,谁被欺负到头上只有自认倒霉呗。

现在听谢烁的话,这其实都是武宁伯的意思,但凡想要当官的全部都要站在百姓的对立面,越是对百姓残酷凶狠的越会得到重视,反之要是但凡露出点倾向于他们这些底层人一丝一点善意就要吃挂落,甚至动不动就要命。

本来他们对武宁伯的感官都是不好也不坏,相比于好人坏人的概念,在他们心中不可侵犯的领主大人要更重得多。

现在这个没有具体概念只有一个领主大人的空壳被唐佑、谢烁两人唱双簧间就给强行上了颜色,无疑这个颜色对武宁伯本来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

但谁叫他自己不在现场,而且又没有阻止唐佑他们的人,自然是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毕竟这种高高在上的领主,平头百姓几乎是不可能可以近距离见到面的,而且摄于贵族的权威也没有任何人敢于背后议论,自然就没人知道武宁伯具体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给唐佑一个可乘之机,既然没人知道,他就让所有人知道。

至于知道的真实性有多高,这他就负责不了了。

其实唐佑和谢烁的双簧冤没冤枉武宁伯,那肯定是冤枉了,武宁伯在怎么丧心病狂也没疯狂到逼迫手下一个个都要成为鱼肉百姓的人渣,不当人渣的还全部都要人道毁灭。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这就偏偏不懂内情的这些无知百姓了,在怎么说这些百姓也都是封地内的居民,严格来说都属于领主的私人财产,怎么可能有人会跟自己的私人财产过不去,没了这些最基础的百姓他这个领主还是领主吗?

那不成了光杆司令,就算是当国王也没意思啊。

当然,九江城的那个暴君不算,那可是数百年一见的昏君,自从战国时代降临,这种昏君就从来没有寿终正寝过,一般不是死于政变就是死于非命。

既然是数百年一见,那就肯定不多见,武宁伯虽不说是个有为的领主,但也没昏庸到这种地步。

不过造成武宁城这种黑暗局面的当然也有武宁伯的一部分在内,这一部分不是武宁伯有意为之,而是无为而治。

他太过于相信他那些所有亲戚至亲,所有至关重要的部门几乎全部都有血缘关系的人,说白了武宁伯就是一个典型的不信任外人,只信家里人的代表,用的是家族式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最容易滋生的就是胡作非为的分子,如果是外人干一些过线的事可能还要三思后行,而身为家里人就不会管那么许多了,因为他们都会想身为领主的亲戚,这一切本来就有他们的一份,有这种心理因素在,自然干什么都不会有顾及。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