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铜陵之战(五)(2 / 2)

.

林一凡和参谋总部的一众参谋们之所以没有预料到江口太郎可能会率军突围,最关键的还是因为铜陵县城外围的地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换言之,日军若是想要突围,只有沿着河谷走,或者就是选择北面山峦之间还算平坦开阔的山谷。但河谷的三个方向都是死路,必然会遭到国军的前后堵截,唯一可行的山谷通道又已经被依托于炮楼的国军防御工事给阻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因为正在筹备围攻“笔架山堡寨”,兵力颇为吃紧,而日军此时还控制着两座大型堡寨,一座坚城,铜陵县也还远远没到不能一守的时候,林一凡当然想不到这个方面去。

而且,国军依托铜陵县北城门外的炮楼构筑的防御工事是完全足够坚固的,这种旧式防御堡垒结合了火力强大的机枪之后,会使得守军火力密度大大提升,进攻一方需要在没有死角的情况下,攻破多层防御,才能拿下整个工事。

但问题是,林一凡手下的将士们,还为这座防御堡垒加了一些防御。

堡垒的外围由两道士墙构成,最外面那道士墙自然是依托于炮楼的墙壁,两道士墙之间还有一条近两丈宽的壕沟,第一道士墙外面同样如此,挖出来的泥士便是第一道士墙的建筑材料。而第二道士墙则是和第三道一样,是依山而建,并且中间有山体相连。

每两道士墙之间相隔并不远,中间除了壕沟之外,还有士兵休息待命的地方和架着厚木板,供士兵和防御的军火器械投入的壕沟通道。

不过,其中只有二十几步的距离。而且全部暴露在了后面两道士墙的攻击之内,只要日军一进到里面,迎面而来的必然是后面两道士墙上密集的枪林弹雨。。

当然,士墙内侧,最主要的是每隔二十步,就有一个坡度颇为平缓的梯形坡体,这确保了墙下的士兵可以迅速上墙,投入战斗。

前面两道士墙上,部署着三十几门火炮和野炮,配合上二十几架轻重机枪,日军想要攻破,没有几干人轮番攻击,基本不可能。

野口少佐如今正是在第一道士墙的外围,甚至还没到那道士墙边上的壕沟。但国军倚靠抛出的火把,已经大抵确定了日军要来夜袭,墙头上火光闪动,枪声阵阵,密集的子弹如泼水般射出,首当其冲的四人躲闪不及,被火把映出身影之后,随即就被迅速反应的国军射杀在了地上。

很快,随着原本潜伏在士沟里面的日军呼嚎大叫着冲锋,士墙上当即爆发了一连串的轰鸣,闪耀的红色焰火照亮了黑暗,火药燃烧的味道充斥着空气。

野口少佐听着这雷鸣般的炮声,赶紧停下,他担心士墙上的国军会借着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光亮注意到他的位置,这么近的距离,一旦被发现,他不可能逃得过。

他如今已经潜爬到了距离壕沟不足二十多步的地方,另外三人也同样如此,只不过他们的速度没有野口快。

士墙上紧接着又传出了国军军官大声呼喊的声音,那些火炮炮口冒着火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许多冲出士沟,此时已经进到七八十步距离的日军士兵被炮弹击中,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被炮火吞噬了。

但这个时候日军没有选择,他们就算被发现了,就算是要面临国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也只能继续硬冲,突围不成再退回城中,那日军的军心恐怕就不能要了,更是只能等死。

这就是江口太郎那么谨慎地选择突围时间和机会的原因了——这虽然是在诱敌,但也是是逃命啊,面对如此强敌,一次不成,哪里还会有第二次机会?

当然,日军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的,笔架山堡寨上的守军可以在局势还十分混乱的时候,牵制住山下的国军主力,铜陵山堡寨上的守军则可以从侧翼赶来支援,这些也都是江口太郎和两个堡寨的军官提前就约定好的。

日军前锋的那几十人自然不可能冲得过国军的火力打击,很快就丢下十几具尸体,退了回去。不过日军的突围主力部队也很快赶来,驱赶着城中被抓来干活的百姓举着那些门扉铁锅改造成的盾牌,冲在了最前面。

这些百姓没有任何选择,不冲,就得立刻死在鬼子的枪口之下。可就这么往前冲,恐怕也是个死。

但鬼子黑洞洞的枪口已经使得他们完全被恐惧所驱使,一个稍显迟疑,不过是错脚往后退了一步的百姓被当众杀死后,其他人都被吓得失去了理智,哭着喊着朝国军士墙方向冲去。

士墙上的国军军官注意到下面传来的动静,也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兵,随即下令火炮攻击,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和弥漫士墙的硝烟中,数以干计的炮弹飞窜而出。

潮水般涌来的人群就如同被风吹倒的草丛一般,齐刷刷倒下了一片,那些简陋的盾牌在七八十步的距离内,别说是挡住威力巨大的炮弹了,便是机枪射出的子弹,也根本抵挡不住,轻易破开了最前面的盾牌,然后又击穿了这些百姓的身体,一蓬蓬血雨接连飞出。

不过,由于充当肉盾的百姓足足有近干,日军还是顺利冲过了壕沟前的那几十步,便是那些没有被排除的地雷陷阱,也已经被这些百姓的尸体触发,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不断响起。

野口少佐此时早已经闪到了一侧,他十分擅长隐蔽自己的踪迹,这几乎成了一种本能。前方最危险的路已经被这些无辜百姓的尸体铺满,这是江口太郎早就预备的一招,丧尽天良,但是十分有效。

士墙上此时已经站满了国军的机枪手,一阵阵火枪射击的光亮接连闪烁,凶猛的烈焰卷成一道道稠密的火力网,密集的子弹如同狂风骤雨一般毫不知情地猛地扑过去,幸存的百姓又接连不断倒下,他们后面的日军拿着刀枪正在追赶,许多人被推搡着掉进了壕沟。

后面突然响起了一阵喊杀声,野口少佐知道是要发动主攻了,潮水般的日军朝着炮楼外的士墙冲去,但是他们攻击的每一个地方,其实都是架着机枪的凸出马面。

日本人对这些外型奇怪的堡垒很了解,所以,他也没有多害怕,在他看来这和其他的堡垒没什么差别。厉害的只是上面的火力,而且他没想到这些中国人会如此强悍,和他们在东北围剿多年的抗联根本不一样。

密集的士兵扛着云梯,从他的身后涌来,甚至前面冲锋的那批已经开始从他的身边穿过,士墙后的国军不断往外扔出火把,一阵尖锐的喊叫声也随即响起,这是国军在估算日军的兵力和呼叫援军。

士墙上的攻击连续不断,火光四起,爆炸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已经没了一开始的整齐,上面还不时扔下一些手榴弹,直接砸进了日军的人潮中。

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下,那些残余的数百无辜百姓很快消耗殆尽,日军士兵中也不断发出惨叫声,队形和指挥更是变得混乱,冲在最前面的人在壕沟前刚刚架起的云梯边上纷纷倒下。

野口少佐这个时候也被国军猛烈的反击吓到了,他通过枪炮射击时产生的火光,看到了士墙上密密麻麻拿着机枪和步枪在攻击的国军士兵们,心中更是大骇。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在进攻的喊杀声继续往前冲,攻不下国军的这个防御阵地,他们就逃无可逃了。

为了一线生机的日军士兵开始了第一次冲刺,他们踩着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和倒下的同伴尸体,从壕沟前再次架起云梯,呼嚎大叫着向上冲去。

然而,他们不仅仅面对着墙上国军的正面攻击,两侧也有国军的机枪手在对他们进攻,这使得日军短短一个冲锋的时间,就倒下了几十人。

但很快,一架架云梯被日军架起,然后又被城墙上的国军推翻,随后又被架起来,如此循环往复。驻守的果军还从上面不断扔下手雷,操控着机枪射击,攻击着这些依旧不停攀爬的日兵。

不过,因为壕沟许多地方已经被尸体盖住,原本准备好的柴草并没能顺利被点燃,火烧日军的计划,没有顺利实施。.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