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战略反攻阶段(2 / 2)

“小鬼子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了,还被咱们国军牵制在了各处,他们光是部署防守,怕是就已经焦头烂额了,侵占合肥的鬼子就更不用说了,估计正战战兢兢地担心咱们会去攻城,早就关紧城门,不敢出来了吧!”

“哈哈哈,朱特派员说到点子上了。”林一凡微微一笑,语气自信且坚定地说道:“咱们现在已经取得局势上的主动权了,需要做出的是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左右畏惧,不然就是白白浪费兵力了。”

“是!”几人受教般的点点头,长久以来的胜利,已经让他们对林一凡的话语和决定有一种无条件的信任了。

众人又简单地讨论了一番之后的行动方向,接着就各自散去执行任务了,不过,朱国睿倒是被林一凡单独留了下来,林一凡要和他详谈关于经济建设的事情,特别是其中武器制造的问题。

要知道,安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城市之一,咸丰十一年八月,湘军攻克安庆之后,便开始了在这一地区大规模建设。

年底,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清代第一个近代化的军工厂,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因其建成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资金技术产品均由国内自产自销,相对于外洋器物和洋人存在被称之为“内军械所”。

鸦片战争时清朝被英国的轮船大炮打得惨败,曾国潘便明白了船坚炮利的重要性,四处罗置能“造器置机”的人才,“深明器数、博涉多通”的科学家徐寿、华蘅芳抵达安庆。

而安庆轮船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轮船的图纸设计,以及用来造船的工具和设备,都是近代科学家徐寿、华蘅芳等人完成的,造船用的金属材料大部分是国内生产的。

轮船设计时,因为没有蓝本作参考,曾走过一段弯路。第一次试航时,轮船只行使了一里路就停了下来,徐寿、华蘅芳很快查出故障,原因是锅炉供汽不足。为增加供汽,徐、华二人立即改进锅炉,用炉管锅炉代替原来的汽锅。

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轮船制造成功,下水试船时,曾国藩曾亲临观看。

中国能自己制造轮船就是从安庆轮船开始的。曾国藩制造轮船的目的是用于战争,主要是对付太平军,在造好的轮船上配置各式枪炮,以提高湘军水师的攻击能力。

同治三年,徐寿、华蘅芳奉命赴金陵(南京)“放大续造”轮船,安庆内军械所制造轮船工作停止。光绪年间,安庆内军械所迁至安庆城内鹭鸶桥附近,更名为安徽制造局。

此时,林一凡和朱国睿坐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内,昏黄的灯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窗外的是安庆城传来了虫鸣和夜间的微风。

林一凡看着朱国睿,话语间透露着坚定:

“国睿,这次安庆的胜利是我们大别山的一个重要契机。但战争会继续,我们需要强大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枪支和小型水面舰艇。如果我们自己的工厂能够生产这些武器,不仅可以提供给我们的队伍,也可以作为经济支柱,维持我们的财政。”

朱国睿点头表示认同,他认为小型炮炮的制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枪支和小型水面舰艇都是重要的装备,而且相对来说,小型炮炮的生产效率更高。如果我们将工厂资源集中在这些方面,产量将会迅速提高。

不过,造船也是一个好主意,特别是小型水面舰艇。它们在江河作战中非常实用,可以增强我们的水上力量,对于抵抗日寇的进攻和封锁都很有帮助。”

安庆城内的“福纪恒机器厂”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5月。1939年,日商收买了福纪恒机器厂,更名为“德心铁工所芜湖造船厂”。

如今,林一凡就接收了由日商移交的“德心铁工所芜湖造船厂”,并将其更名为“安庆救国造船厂”。

不过,此时的,“安庆救国造船厂”仅有破旧厂房三十余间,工人三百余人,老式设备一百余台。

在这种情况下,林一凡还要利用这些物资,大规模新建扩建十几个项目,并开始以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但主要是以修船为主。

而林一凡口中的小型水面舰艇,试制的就是五十五立方米,排水量为六十二吨左右的钢质训练战斗船,以及正在试验的木质鱼雷快艇和各种型号的军用辅助船舶。

若是可以一路开发下去,林一凡还有更好的计划——以生产军用船舶为主,兼造钢驳、货船、拖轮、客轮、轮渡、渔轮、油水船、囤船等民用船舶。

其实,在原本历史上,425厂开工建造军用1200吨海洋调查船,在保持军用产品生产线的同时,开工建造2600匹马力海洋救助拖船和2600匹马力三用工作船等民用船舶,并进行批量生产。

甚至,在开放之后,还以贷款造船的方式开始建造3800吨近海散装货轮,并开工建造5000吨近洋干货轮,5100吨300箱集装箱船。

但造船厂的力量并不止如此,一个船厂在生产军民用船舶的同时,还可以为机械、冶金、矿山、农业等部门生产电机、鼓风机、洗煤机、车床、工装设备和制造安装锅炉、炼钢热风炉、高压铁塔、水闸,加工铸造件、木质家具,并承接大型钢结构件焊接等非船舶产品。

当然,这些都只是可能,也只是造船厂原本就有的相关技术储备,也是林一凡将来可以发展起来其他军工制造业的关键。

不过,林一凡还在思考着,他知道选择哪一项工业项目都有它的道理,最终他微笑着说:

“国睿,我们可以同时发展枪支和小型炮炮,舰艇可以稍后再考虑。关键是,我们的工厂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和资金支持。你来负责协调这些资源。”

林一凡很清楚,朱国睿在重庆有足够的关系,也能动用到不少资源。他现在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无法发展起来的。

而且,02型木质鱼雷快艇属折角肋骨的滑舰快艇型,总长25.05米,型宽6.06米,型高3.04米,首吃水1.04米,尾吃水1.37米,排水量62吨,航速最大43海里/时,续航能力600海里,在任何2个相连舱室进水时,快艇不沉。

主机型号M50—1型高速柴油机4台,每台1200匹马力。1955年2月首艇正式开工,由苏联专家指导建造。这个林一凡作为军人,是很清楚的。

这款鱼雷快艇在当年5月下水试航,1956年2月交船。02型木质鱼雷快艇装备部队后,主要执行训练和演习任务,并协同其它战斗舰艇参加巡逻战斗。部队反映,该型艇的建造工艺较先进,木材质量较高,艇的结构合理,舱室布置、电线敷设、生活设施较好。

使用中,艇的稳定性能好,灵活轻便速度快,全艇在3个舱室进水后不沉。鱼雷发射命中率最高达百分之百,基本无偏差。该艇的主要弱点是木质艇体,不能碰撞,另一弱点是超负载。

朱国睿毫不犹豫地回答:“安庆的轮船局和机械厂在技术上是相当有实力的。我会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你能够得到你所需的一切支持。我们要让安庆的工业事业茁壮成长。”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