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双方的较量(2 / 2)

不过,打法确实是没有疑问了,但具体怎么打,两人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白崇禧认为,日军一旦出兵,至少集中十五万重兵而来,并不可小视,因为国军部队全部兵力不过二十四万,所以国军如果擅自与日军决战,万一日军尚且保持有相当战斗力,岂不是以卵击石,抡起拳头往铁板上砸?

应该采用后退决战的方式,果断放弃相当一部分土地,后退两百公里撤退到衡阳地区,引诱日军长驱深入,等待他们彻底虚弱后,再全面反击。然后一举切断敌人退路,将疲惫不堪缺乏补给的日军歼灭或者重创。

但是如果按照白崇禧的计划,后退两百公里,就必须放弃湖南省会长沙,这是一步险棋。如果我不好,一不小心就会砸在自己手上。

所以,薛岳的意图虽然和白崇禧并没有不同,但还是表达了反对。其中最关键的,就关键在于是否后退两百公里和放弃长沙上,他很明显是有另外的想法。

他认为,目前第九战区虽然兵力只有二十多万,但整体战斗力却不弱,中央军部队占有一半数量,而且休整了一段时间,老部队的战斗力基本恢复。

所以,后退是必须的,但不能后退两百公里这么多。务必死守长沙,然后将日军歼灭在长沙以北地区。

而且他认为,长沙地区易守难攻,适合长期防守,并非防御不住。如果放弃长沙南撤到衡阳地区,一来省会丢失对士气会有极大影响。

二来如果日军占领长沙,保证自己湖北地盘的安全后,就不再推进,岂不是鸡飞蛋打,白白的守株待兔。

三来衡阳地区离广东不远,此时已经是遭受北面和东面日军夹击,如果广东地区的日军几个精锐师团再从广东杀过来,岂不是南方也多了一股敌人,四面受敌,不是自掘坟墓吗?

两人各执己见,两个方案同时上报。原本,在仅仅五天之后,白崇禧就接到了电报,老蒋同意了他的作战部署,便满心欢喜地在电报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薛岳这人从来都是固执己见的,虽然白崇禧是桂林行营主任,而桂林行营的统帅区域,就包括第三、第四、第七、第九战区。理论上,他是白崇禧的部下,但必要的时候,薛岳是连老蒋的命令都不听,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听从白崇禧的所谓命令。

早在8月21日,薛岳在地图前苦思冥想,老蒋要求他按照白崇禧的方案部署作战,陈诚也打来电话要他坚决按照委员长指示,但几个小时后,他还是毅然叫来参谋处长赵子立,阐明自己坚持的理由,要他写好电文,发给老蒋。

最终在陈诚的帮助下,老蒋终于同意改用薛岳的方案部署作战,并且在这次会战中,白崇禧奉命协助薛岳指挥,但他和薛岳的矛盾,在此时已经种下。

这其实也就是早先的军事会议上,林一凡为什么被针对的根本原因,更是国民政府党争的一大体现。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薛岳的能力,其实远胜于所谓的白崇禧。

毕竟,白崇禧的战略意图虽然好,一旦取胜,可以重创日军。但他忽视了自身的实力,如今第九战区的中央军,恐怕没有重创日军的本事。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白崇禧的军事能力真的有那么差,人家可从来没有放弃过问鼎天下的梦想。若是真的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恐怕最终第九战区的中央军会被消耗殆尽,桂军若是趁此时机北上,那对他来说,可是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且说,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在广西称霸了二十多年,当然是颇有手段的。而且两人都是战将,但公认白崇禧的军事能力要强一些。

但白崇禧因为从小就是天才,能力超群,受周围人钦佩和赞扬,所以性格孤傲。不仅为人持才傲物,对人严厉刻薄,部下稍有失误就会被他处罚。

本来桂系是三巨头,是白崇禧,李宗仁和黄绍竑,同时也是三员战将。白崇禧的军事能力更强,李宗仁的政治更强,黄绍竑善于行政和外交。三人合作,把广西搞得很好。

可没想到,在几年前的中原大战中,黄绍竑由于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出兵北上,导致桂系失败。

李宗仁对黄并没有怎么攻击,毕竟黄只是判断失误而已,并非故意,人孰能无从呢?

但白崇禧对多次大骂黄绍竑,甚至激烈争吵,最终黄心灰意冷,宣布退出桂系,桂系实力大受损失。

后来,黄绍竑在抗战中担任浙江省主xi,把浙江敌后工作搞得非常好,甚至还有自己的浙江英士大学。浙江抗战也坚持了整整八年之久,屡次重创日军,显然黄绍竑是颇有能力的。

不仅如此,白崇禧为人十分口臭,说话有时候很难听,被人痛恨。比如他把老蒋的爱将汤恩伯叫做大草包,把顾祝同叫做小养媳妇,也就是童养媳——童养媳在家一般低三下四,畏首畏尾,白崇禧这是形容顾祝同对蒋惟命是从,还把刘峙叫做笨猪!

平心而论,这些话也没啥错误,但问题是,这是一个政治家能说的吗?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白崇禧其实和李宗仁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最终,在老蒋心腹,同时也是第九战区司令官陈诚的帮助下,老蒋终于同意改甲案为乙案。在这次会战中,白崇禧奉命协助薛岳指挥,但他和薛岳的矛盾已经种下,即使亲临战区指挥部,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几十年后,在《白崇禧回忆录》中,他不认为第一次长沙会战国军获得了胜利。因为日军未受多大损失。

如今,国民党的计划和原本历史上相比,基本不变。毕竟,计划是计划,军事实力不足,再好的计划都是瞎扯。林一凡知道国民政府内部的矛盾,但他级别不够,还改变不了他们的计划,只能是加强其军事实力。

而在赣北的修水,三都阻挡日军,然后和援军一起,让日军腹背受敌,迫使其侧翼的战略无法实施,甚至是协助白崇禧,歼灭赣北方向的日军,战略上迫使日军失败,陷入更大的困境,都是林一凡能够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做到的事情。

林一凡此时已经领队来到了修水县附近,王耀武的驻地,这是在他的推动下,历史的细微改变。

夜幕笼罩下,两位年轻的军官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前,烛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

王耀武看着眼前重峦叠嶂的山丘,眉头紧锁,他对林一凡说:“林队长,您的计划听起来很大胆,但日军的实力我们也不容小觑。据说他们的指挥官非常出色,用兵如神,这次来的虽然不是主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林一凡的表情坚毅,他明白这是一个关键时刻,需要坚定的决心。他回答道:

“王将军放心,日军虽然强大,但此次来的只是他们的一部分兵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能在修水歼灭他们,不仅能削弱日军的实力,还能提振我方士气。更重要的是,这将让冈村宁次再次陷入战略误判之中。”

王耀武思索片刻,他从来不是怕冒险的人,否则就不会屡立奇功了。其实,他也看出了林一凡计划的可行性,只是需要高超的作战技巧,这一点他是有的。

甚至,王耀武更进一步,还想到了林一凡和薛岳要他提前进军的原因,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随即点头道:

“林队长,你说得对,这或许是我们扭转战局的机会。如果能够成功,无疑将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林一凡微笑着感谢了王耀武的支持。他知道,这次的行动不容易,但背水一战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和王耀武一起商讨着具体的计划,计划着如何在修水县迎战日军,争取取得最终的胜利。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