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还愿石碑(1 / 2)

原城,济水之源,因其水在古时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

城内的济渎庙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祭祀未断,庙貌不衰。

“彪子,刚才你逗我玩的很开心嘛?”顺风车上,淼芜点燃了华子,兴师问罪。

“我承认了,我就是迁怒,可你知道我当年损失了多少钱吗?”王德彪一脸苦大仇深。

“关我屁事,而且你一点愧疚之心都没有,回去了必须赔我一个古董,不然这事儿没玩。”

“憨憨,古董也是分价值的,回去你尽管挑选,但只能拿一个啊。还有你不许叫我彪子!”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车队停在了济渎庙的侧门。乌泱泱的几十号人先后下车,手提肩抗。

这般兴师动众的缘由,淼芜来之前就搞清楚了,只因老头儿那一脉单传的孙子终于有了孩子。

今天的还愿对应前些时候的许愿。

迷信与否跟他无关,淼芜只是来这儿看看运气,看看庙里有无运气同属的合成素材。

“很没礼貌的那娃儿?他是淼六家的小崽子,对,他爹就是03年那个跟我掰扯的瘸子。他爹是无脑莽夫,儿子没大没小的倒也正常。要不是我家老爷子帮忙,淼陆哪能在部队里面混出头的?!”

迎着众人的指指点点,淼芜瞪了一眼高谈阔论的梁尚。

当事人不以为意,反而说的更起劲了:

“好看?男的好看有什么用?他家穷呀,谁叫他爹那么清高!还为了村子的发展,为了后代能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一副自以为很伟大的恶心模样!嘿,最后还不是输了?”

梁高义跟门卫交涉完毕,走了回来:“够了,你这不成器的东西,给我少说两句!”

已有四十多岁的梁尚,又是耸肩,又是嬉皮笑脸的左看右看,敷衍应道:“是,是,是。”

淼芜轻咧嘴角。

他以前是最多伤敌三百,自损一千,而现在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一个置身事外的绝妙法子。

济渎庙平时六点关门,今天却推迟到了七点半的日落时分。

青砖、绿瓦、红墙,这一片古建筑鼎盛时期400余间,如今现存72间。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廊亭轩榭……整洁幽静的院落之中古鼎伫立,青烟袅袅。

等候的神婆们在闲聊中迎来了雇主,迎来了喧闹,迎来了快要散尽的烧香客和游客的围观。

淼芜混在人群的边缘悠然踱步,表面上在看热闹,心神则沉浸在编辑器中修修改改。

济渎寝宫,临源门,龙亭,长生阁,玉皇殿……“甲”字布局金龟探海,四渎同祭。

一路走来,被他寄予厚望的“将军柏”与“古汉柏”并无冒光。

即便其树龄分别高达2000与1800余年。

倒是角落里,某块风化严重的石碑上头,仅剩下卧伏轮廓的石雕红芒微绽,分外醒目。

可惜,它一是文物,二与石碑相连,导致淼芜无法隔空收取。

一圈走下来,当人群重返济渎寝宫的时候,天快要黑了。

陪同的工作人员站在一旁,时刻提醒着他们必须抓紧时间。

如此,收尾的时刻到了,淼芜精心准备的礼物也已经饥渴难耐。

“我来的比较迟,请问他们捐了多少钱来用于修缮?”

“起码几百万吧,我也不知道。你们看那些供品的包装花花绿绿,好像很高档?”

“保安小哥,我听说这木构的寝宫已有千年历史,我好奇期间的虫蛀问题咋解决的?”

窃窃私语中,负责监管与拍摄的王虎几人专心致志,深怕有手欠的趁着人多与天色搞小破坏。

淼芜特意站在某个摄像头下面,隔空从藏品的素材库里取出礼物,落点为梁尚的身前几步。

砰,一块微微泛红的石碑凭空出现,轻轻砸在了几块地砖上面,吓得众人纷纷一个激灵。

“魔术?机关?你们刚才看清了没有,石碑是怎么冒出来的?”

“小王,刚才那一幕拍下来没有,快拿给我看看。”

“济水大神显灵了,这绝对是济水大神显灵了啊,都别愣着,跪下跪下!”

“上面是不是有字儿?大家都让让,让我看看上面……前头的人,给念一下啊。”

混乱来的猝不及防,有的人使劲往前凑,有的人脸色煞白的连连后退。

但这骚动并未持续多久,工作人员们很快组成了人墙,将其他人给隔在了外面。

“不要拍照,请大家配合一下——小王,摄像机我先拿着,你带几个人去收手机。”

“喂,想叫我们配合,可以!但你得让我们看看,石碑上面到底刻了什么东西!”

“对,不要挡着,不然我投诉不死你们!除了抢夺他人财物,还有侵犯人权,公权私用!”

支援已经呼叫,但明显来不及了。领队的邓奋强迅速取舍,让人揭下石碑上的遮掩红布。

“等……等一下!”回过来神来的梁高义连忙阻拦,却是晚了。

其实看到内容的大有人在,只是其他人并不像邓奋强一样,能够一目十行的阅览。

“还真是还愿进度……看看这表格做的,济水大神真是与时俱进啊。”

淼芜冷不丁从一个工作人员的手里抢到喇叭,“别挤别挤,我给你们总结一下。”

“第一部分是许愿人梁尚的具体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出生日期之类的。”

“第二部分是许愿内容,想要一个后代,最好能够子孙满堂。”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