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真真假假(2 / 2)

远去的风筝 步枪子弹 2463 字 6个月前

于明不知道的是,六十七军袭占上海的船队一过吴淞口,日军就得到了报告,而且报告还通过情报机关以急电形式迅速上报到了大本营。日本首相近卫文磨、陆相东条英机、总参谋长杉山元拿着电报直接进宫请见了裕仁天皇。

于明更不知道,十八日夜里,裕仁天皇在咆哮一番后,做出决定,撤销松井石根大将华夏派遣军总司令职务,转任军事参议官,撤销香月清司中将华夏派遣军总参谋长职务,转入预备役;任命日军大将、军事参议官畑俊六为华夏派遣军总司令兼上海虹口司令官,原华南方面军司令官后宫淳中将升任华夏派遣军总参谋长。

裕仁天皇把上海失守归结为华夏派遣军总司令部谋事不周、指挥不力,把一腔怨恨全部发泄到了松井石根和香月清司身上。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后宫淳原本是干后勤的,是东条英机的同学,当军务局长的时候曾经帮过东条英机的忙,关键时候东条英机就帮了他一把。让他当上了华夏派遣军的总参谋长。

畑俊六和后宫淳接到任命命令后连夜从东京出发,一夜飞行,19日一大早就到了杭州,走马上任了。香月清司只好灰溜溜地滚蛋了。

为了收复上海、消灭六十七军进攻上海的部队,这次日军高层人事变动绝对保密,加上日本警视厅已经掌握了佐尔格情报组的一些线索,畑俊六和后宫淳都是面见天皇后连家都没回,直接飞往杭州。

畑俊六可比香月清司厉害多了,那是绝对的日军数一数二的统帅人才,双手沾满了华夏军民鲜血。

畑俊六一在东京起飞前就已电令第十一军立即放弃攻占南京计划,收缩部队。这一到杭州,连军事会议都没有开,一连串命令就发了下去。

在畑俊六的严令下,日军海军的遣支第三舰队、第四舰队以及在横滨港的联合舰队三个航母战斗群全部行动了起来,正开足马力向上海扑来。可惜轮船不是飞机,畑俊六再着急,海军舰队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到长江口。

各主力师团也接到了紧急命令,正收缩部队,向上海赶。同样可惜的是,都处于和第二战区、第三战区部队交战中,转移作战方向需要时间。

畑俊六是绝对的中国通,知道六十七部不可能退向第三战区防区,只要封锁了长江水道,六十七军就插翅难逃。退一步讲,就算六十七军部退向第三战区防区,畑俊六也不怕,他知道委员长的政策,不用他出兵进攻,六十七军部就会和第三战区打个难解难分的。

让畑俊六唯一想不通的是,六十七军通过什么方法把部队运到了上海,突然发起攻击。要知道,华夏海军力量早已被消灭,六十七军就没有海军部队,也不可能有大规模船队。

于明虽然暂时不知道畑俊六到了杭州、出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但万事都逃不过一个“先”字,先敌部署比什么都重要。畑俊六就算是再厉害、再高明,恐怕他也想不到六十七军5日夜间攻占上海,6日夜间主力就已撤离。这根本就不符合逻辑!等畑俊六急急忙忙指挥大军扑向上海,迎接他的也只不过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日伪军尸体和嗷嗷待哺的日本难民!

这两天日军飞机之所以没有大规模轰炸上海,并不是它们惧怕六十七军地面防空火力,而是畑俊六只要求他们加强侦察,不能把上海炸成废墟,那不符合大日本帝国的利益。他要的是完整的、繁华的上海,而不是废墟!

7日,日军继续对上海进行侦察轰炸,轰炸重点集中在虹桥机场、江湾机场和吴淞口要塞。这一次,六十七军的地面火力明显减弱,但是日军的飞机损失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因为六十七军特勤队狙击大队投入了战斗,一天之间,12架日机栽进了滚滚黄浦江、吴淞江。

晚上7点,李山柱率特勤队主力和一团登船悄悄离开了上海,沿黄浦江向吴淞口驶去,接上留守吴淞口的部队后,在苍茫夜色中出长江口向南下而去。

陈玲、王鹏举都随特勤队和一团走了。偌大的上海,只留下了于明和陈喜娃率领的特勤队一中队第一、第二小队和狙击二中队队长丁秋发率领兵王狙击八小队。

招商局大楼门口的岗哨依然威严,六十七军的巡逻队依然开着摩托车在上海各主要街道上巡查!广播电台的广播里依然报道着六十七军的各种新闻,大上海沉浸在夜色中!

幸亏特勤队主力和一团撤的早了两个小时,如果按照惯例,等到夜深人静的12点以后再撤,就走不了了,得另想突围办法了。因为日军联合舰队和在华南、东南沿海及鄱阳湖、洞庭湖一线作战的日军遣支第三、第四舰队主力赶到了!

8日一大早,于明就被陈喜娃叫醒了。

陈喜娃这个人啊,简直就是为战争而生的!这不,明明是日军舰队封锁了长江出海口这么严重的敌情,陈喜娃却说的兴高采烈:“一号,好消息,日军海军大舰队到达长江口了!哈哈,狗日的小鬼子又来晚了!”

于明淡淡地问道:“情报可靠么?”

陈喜娃报告说绝对可靠,是崇明岛商店地下党观察哨报告的,长江入海口日舰云集,是从昨天夜里12点左右开始陆续赶到的,现在仍然有大军舰往这里赶。

于明算算时间,确实日军舰队应该在昨天夜里赶到。上海到横滨横须贺海港1930公里,按照日军航母一般最高时速30多节计算,只需要30多个小时。正常航速40个小时应该也能赶到。日军最快6日上午离港,可能还要停靠其它地方搭载陆战队或地面部队,耽误了时间,8日夜里才赶到。

海军赶到了,怕是日军的地面部队也快要到了。看来,上海是呆不住了。

于明又问道:“军长来电报没?”

陈喜娃忙报告说来了,船队今日清晨已经安全返回羊城港,前往台州的补给船队也安全抵达。军长电报上说上海的任务已经完成,要我们快速撤离!

说着,陈喜娃就把韩勇的电报递给于明,请他过目。

看完电报,于明交待说把撤离使用的巡逻艇、汽艇准备好,隐蔽好,备足油料。照常巡逻站哨,静观其变。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