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开封府尹(1 / 2)

朗月照乾坤 情系天下 1198 字 7个月前

开封府即是京都汴梁的首府衙门。初建于五代后梁,也称南衙,为天下首府。开封府尹一职统揽京都一应行政、司法、民生之要务,地位显赫。五代时期的惯例,亲王任职开封府尹表明已经具备皇储的资格,例如后周世宗、当朝天子即位前都是晋王兼开封府尹。秦王赵廷美被流放前以亲王身份担任开封府尹,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他未谋反便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当太宗两道旨意传出后,着实令天下人都吃了一惊。

第一道旨意:“朕自继位以来,中宫犹虚。德妃李氏,潞州上党人,为淄州刺史李处耘之女。先皇时聘为继妃,入宫数年,恭谨端肃,堪为后宫之懿范。今赐宝符金册,立李氏为中宫皇后。”

第二道旨意:“皇次子陈王元佑,即日起改名为赵元僖,晋封许王,加中书令。知开封府尹兼侍中。”

自太宗登基,这期间皇后之位始终虚悬。皇储之位也几经变易和波折,从秦王赵廷美到楚王赵元佐再到许王赵元僖,如今总算安顿下来。眼看将近年关,封后大典事项繁多,后宫、礼部、鸿胪寺都忙活得不可开交。汴京城内也张灯结彩,庆贺封后大典。却不知因着封后大典,韩王府内又起了一场风波。

按照惯例,德妃封后大典后,有品级的朝廷命妇、各王府的王妃们都要留在宫中接受皇后赐宴。席间,女眷们为皇后道贺,皇后也会留意那些未出阁的京城贵女,好为某个皇族宗亲指婚聘娶。往日的宫宴上,除了太宗的妃嫔,各家王妃自是楚王妃位份最高,可李氏生性恬淡,在宴会上守礼知节,从不多说一句话。

韩王大婚后,或许因为新婚,或许因为潘帅,或许因为楚王之故,韩王妃潘樱倒常常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所受的赏赐通常也是最多和最好的。这次宫宴刚刚开始,潘妃便敏锐地感觉到事情正在悄悄起变化。且不说宴会前各家女眷都簇拥在许王妃周围,便是宴会开始后,皇后也对许王赞赏有加,夸他自出任开封府尹以来,勤勉政务,恪尽职守。还一再嘱托许王妃要打理好王府,照顾好许王的饮食起居。

韩王妃与许王妃正好并排而坐,也是年轻气盛,潘妃举杯向许王妃道:“听说许王府内,王妃姐姐最是清闲,如今猛然操劳,只怕还适应不过来吧?”

许王妃听得此话,便是明白韩王妃是嘲笑她不得许王之心的意思,王爷的一应饮食起居,都是许王宠妾张良娣在打理,这件事在各家王府后眷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饶是她再谦和礼让,此时脸面也有些挂不住。当下便冷冷地说:“王爷自任开封府尹,当然以政事为重,有时候吃住都在开封府内;如今我再见他一面,倒比以前还要稀疏。哪里有什么不适应的。”

听许妃这么一说,韩王妃觉得那言下之意,像是在炫耀许王晋封之意。当下便道:“王爷吃住在开封府?连家都不回了,那姐姐岂不是日日独守空房?姐姐的心胸实在豁达,妹妹佩服!”

许王妃说:“若论心胸,哪一个比得上韩王妃妹妹,听说三弟和你大婚前就金屋藏娇,妹妹的贤惠淑德才值得我们敬佩呢。”许王妃的话像刀子一样深深刺痛了潘樱的心,她也没想到一向看起来有点儿木讷的许王妃话语竟如此锋利。当下便借口身体不适,向李皇后告罪辞席。

且说韩妃告退离宫,在奶娘丫鬟们的陪同下乘上自家轿辇回府。一路上,回想起许妃的话语,一时间五味杂陈。想她潘樱,出身将门,在家排行最小,自幼就受到父母和众姊妹们的娇惯宠爱,何尝受过半点儿委屈。赐婚天家,也算是恩宠荣耀。可是这荣光后面却有她不能对外言说的心酸。作为夫君的韩王对她倒是礼敬有加,可她总觉得少了夫妻之间那种天然的柔情蜜意。她知道症结在哪里,无论如何,她要把这根刺儿给挑出来。

王妃刚刚回府,刘妈妈便接到下人的禀报说韩王妃病了。元休赴宴未回,刘妈妈连忙前往翠云轩探望。“王妃是受了风寒吗?要不要请太医?”

“我家小姐得的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潘妃奶娘张妈妈辞退了众人,为刘妈妈奉上茶座,只把今日宫宴之事细细告知。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