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直言进谏(1 / 2)

朗月照乾坤 情系天下 1081 字 8个月前

自太宗登基以来,内政诸事缠绕。而今,烛影斧声的流言、赵德昭、赵德芳的死亡都已淡出人们的记忆。“金匮之盟”“兄终弟及”之传说也随着秦王之死烟消云散。大宋的整个上层权力秩序经过重新洗牌,总算是尘埃落定了。至少太宗的儿子们已经是大宋皇位的仅剩的合法继承人。内忧解除后,太宗可以集中精力来解决外患了,当时的外患除了西夏,最大的便是雄踞北方的辽国了。

朝堂之上,雄州知州贺令图率先上表道:“契丹主幼,国家大事由辽后决断;堂堂太后竟与大将私通,有违礼法,据闻契丹二百余部不服幼主,蠢蠢欲动,契丹立基不稳,此乃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大好良机,望陛下定夺。”

太宗就此事征询;满朝文武大多群情激昂;纷纷表示此乃伐辽的大好时机。唯独丞相赵普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赵普缓缓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时伐辽,万万不可。”一语既出,众臣均露出惊讶诧异之神态。太宗皇帝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脸色微变:“老丞相有何见解?”

赵普此时的心情不是不矛盾的;他明白太宗此时需要通过征辽战争,来重塑威望;再建伟业,他要超越太祖皇帝,完成太祖的未竟统一大业;可是事关大宋未来,赵普不能坐视不管;这大宋也是他赵普共同参与缔造的。想到这,赵普言辞恳切地说:“陛下自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中国,英名大振,十年之间就传遍天下。远方的人不归顺,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臣私下认为奸邪谄媚的人,蒙蔽陛下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会有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之危险。微臣曾经遍读典籍,了解一些前朝旧事;臣以为,汉武帝时的主父偃、徐乐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之论,可以借鉴。恳请陛下百忙之中御览,过失并不深远,犹如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赵普的这番话,可谓谨慎恭维,措辞谨慎了;饶是如此,太宗已然不悦,他冷冷地说:“你这是把朕比作汉武帝、唐明皇了?朕倒是觉得汉武帝有一句话说得霸气: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幽云十六州,朕志在必得,丞相无需多言!”

赵普连忙跪下,叩首道:“微臣以为,战争乃是凶器,最戒忌的就是不测,关系重大,不能不三思啊。就连汉武帝晚年也领悟出止戈为武的道理;反思自己的穷兵黩武,并下诏颁布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措施。目前辽国虽然寡母幼子,然重视农桑,学习汉族文化,边境之汉民多有归顺;武将有耶律休哥、韩德让等名臣良将,军事力量也不可忽视啊!”

太宗淡淡地说:“老丞相这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