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形势喜人(1 / 1)

家俱厂占地三十亩。

一开始,刘烨还以为这里的厂房比较宽敞。仅仅一年时间,这个厂房就显得有点小了。

材料区和生产区分开。五十多个工人忙忙碌碌。刘烨在生产车间找到了苏文龙。

苏文龙连忙从人群里出来,恭敬地问候道:“烨哥,你怎么来了?”

刘烨淡淡一笑:“我到镇政府办点事,顺道过来看一看你。”

苏文龙把刘烨让进一间办公室,满怀歉意地说道:“我这里又窄又乱,实在不好意思。”

刘烨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又不是客人。”

坐下后,苏文龙主动汇报了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

第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产值提升了百分之六十三,利润上升百五之五十五。这势头很猛。

苏文龙问:“烨哥,听说我们要办一个雕刻厂?”

他的消息肯定来源于苏文虎。

“嗯。有这个打算。你有什么建议?”

“好建议谈不上。我觉得这个项目比市场的变化提前了不止五年。殡葬改革毕竟还没有改,骨灰盒的销量不一定大。”

刘烨笑道:“苏文龙,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也没有必要等到市场井喷式发展我们再动手。那时已经晚了。再说,我们现在面对是城市群体。这是一块成熟的市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相信凭乔二爷那精湛的技艺。”

苏文龙:“他是一名远近闻名的雕刻大师,不知道烨哥用了什么方法请到他?”

雕刻大师?五万块钱搞定?

一提及这个问题,刘烨不禁哑然失笑。

乔南山都已经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尴尬境地了,空守着纯艺术,又没有人欣赏。刘烨怀疑他连生活都成问题。

刘烨笑道:“我谈不上请,我先把刘国凯送去当学徒,让他去学点雕刻技艺。最起码也要有六七成吧。到时候办雕刻厂,我们还可以请乔二爷当技术顾问。”

苏文龙:“我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任何厂品,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没有市场的产品,做得再好也只能孤芳自赏,毫无生命力可言。”

让刘烨暗暗吃惊的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经济的洗礼,苏文龙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木匠,而是一个比较合格地家俱厂厂长了。

刘烨问:“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比如,选址,开拓市场,招工等等,都需要考虑周全。这些事,如果我交给刘国凯去做,无异于赶鸭子上轿。”

苏文龙问:“刘国凯多少岁了?”

“20岁。”

“学知识正当时。想当家,的确需要锻炼。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龄开始锻炼,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苏文龙道:“我的意见是把雕刻厂放在旧的泵业公司。新的泵业公司占地三百亩,已经足够发展了。旧的泵业公司占地有五十亩,其实也不小了。我觉得用来发展雕刻厂,正当其时。”

刘烨笑道:“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是这样想的。”

两个人不由哈哈大笑。

英雄所见略同。

刘烨希望自己的手下人,一个个都生龙活虎。

“文龙,你好好干,干好了,年底的奖金加分红少不了你。钱是大家赚的,我这个人是不会一个人吃独食的。你和我接触了那么久,也应该清楚我的为人。”

“嗯。明白。和你干活,我放心。”

看得出来,苏文龙没有太大的野心。凭他的本事,当个家俱厂厂长没什么问题。想要大的发展也很难。毕竟他的格局不够大。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刘烨相比,不知道相差了多少个等级。

刘烨从家俱厂出来,驱车直接来到泵业公司新产房。

三百亩的土地,划分了A、B、C、D等四大块功能区。办公、科研、销售、生产等,清清楚楚。每个功能区四通八达。

看到这座新厂房,刘烨不由豪情满怀。

这么大企业,在整个工业园区都位列前茅。

“烨哥,你怎么来了?”

李尚德从办公室迎了出来。刘烨点点头,说道:“李总,有空吗?陪我到处走走?”

“好。”

行走在自己的厂房里,感觉的确不同。主人翁的感觉油然而生。

把新厂房视察了一遍,刘烨随李尚德来到办公室。

姜金良走了进来,手里拿了厚厚一叠设计图纸。那些图纸都出自李尚德之手。

“刘总

,你怎么来了?”

姜金良也很意外。刘烨笑道:“姜大哥,我这个人是不是太官僚了,偶尔下一次车间,让你们觉得很突然?”

姜金良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意外,你需要忙的事太多,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小事。”

刘烨:“这么大的摊子,肯定需要大伙一起管理。我来,就是冲着经济指标翻番的目标来的。”

李尚德拿出一张统计表递给刘烨,那是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情况统计表。此时,林军一头撞了进来,看见刘烨在坐,一下子愣住了。

“林军,这边坐,我正要找你,你就来了。”

林军看到那张表格,就知道是关于销售问题。

从表格上反映,一季度销售水泵三万多台。这个数据十分惊人。

刘烨问道:“林军,这数据也太大了吗?”

林军:“刘总,请放心,每一台水泵都是需要真金白银造出来了,掺不得一点水份。按照这个趁势,今年产销十万台水泵是可以实现的。”

这个业绩,让刘烨感到震憾。给刘烨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看似很普通的农用水泵,竟然干出了如此辉煌的业绩。

如果先锋机械厂再发一下力,再把雕刻厂办起来,辉煌集团全年的经济指标就不是翻一番的问题了,翻两番都有可能。

刘烨问道:“耕田机的进展如何?”

李尚德笑道:“我正想向你汇报这件事了。走,我们去样品区看一看耕田机。”

说罢,李尚德拿起图纸,带着刘烨向样品区走去。

姜金良和林军见状,也连忙紧随其后跟了上去。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