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可愿随我去京都?(1 / 1)

守卫忙着从官船上推破帆渔船下海,海珠蹲在沙坑边上试图托老龟出来,它却溜下石头沉到水底翘着脖子,两只龟眼滴溜溜地看她。

“不愿意跟我回去?”海珠问。

老龟缩回脖子,两眼一闭开始装睡。

海珠试着伸手碰水,水面泛起了涟漪,老龟警惕地睁眼。

这下她确定了,老龟背主了!说不上什么感觉,海珠蹲着看了它许久,起身离开。

“就让它留你们这里吧,它乐意在岛上生活,你们照看一二。”她交代巡逻放哨的守卫。

“好,您放心,这只龟生活在岛上没人会打它的主意。”话音刚落,就见海龟从沙坑里爬了起来,他提醒海珠,“它这是改变主意了?要跟你走?”

海珠看老龟的确是朝她这边爬过来,她让守卫帮忙把它抬到船上,楼船拖着渔船离开海岛,她跟守在船尾的老龟嘀咕:“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老窝,咱们家里虽然地方小了点,但我能陪你去海底游泳,你放眼望去,海里哪个龟有你这个待遇,它们都在海里游,你已经坐上船了……”

老龟翘着脖子往海面瞅,见楼船离岸越来越近,它发现这不是出海的方向,它撑起龟鳍熟练的往船尾爬,“咚”的一下栽进海里。怕海珠会撒网捞它,它直接潜进海里,游远了才浮出海面,奋力朝海岛的方向前进。

海珠傻眼了,她调转船头跟上,隔了一段距离跟着它又回到了岛上的码头,她见韩霁也在,指控道:“你拐走了我龟,它现在不跟我回家了。”

韩霁朝游出海水的老龟看了一眼,他在岛上看到她的船行至半途又拐了回来,还以为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了。

“那就先养在岛上,正好过段时间你可能不在家。等你回来再出海了,你过来把它带走。”韩霁去过海珠家,自然知道墙角的那个水坑,这只龟趴进去想换个方向都艰难,他说:“就让它住岛上,你也不用操心喂它,出海的时候你过来接它,回来了再送过来。”

老龟已经爬进沙坑了,海珠奈何不了它,只能随了它的意,“那它留下,我走了。”

“你也留下,晌午在岛上吃饭,今天厨子买到了几斤牛肉,你跟沈遂都留下吃饭。我们三个也好久没坐一起吃饭了。”韩霁温言留客。

海珠又上岛了,她还没吃过牛肉哎,海边没有养牛的,养羊的人都少,她在记忆力翻了翻,原主也没吃过牛肉。

牛肉是腌肉,是搭乘船被商人大老远带过来的,厨子去的晚,只买到了五斤多。

海珠去厨房的时候他正在用酒炙牛肉,牛肉泡去盐味抹上酒,再放在铁板上炙烤,酒水烤干了再撒上酒。

“这有什么说法吗?”她过去问。

“入夏了,天热,牛肉就是腌过也生味儿,酒能除味。”厨子用刀切开厚厚的牛肉,舀勺酒顺着划开的口子倒酒进去,“你看啊,热气蒸开了肉丝,酒能顺着肉丝流到各个缝隙里,葱和姜或是胡椒粉达不到这个效果。”

海珠点头,的确如此。

一坨牛肉反复翻面炙烤,待酒水在牛肉表面烤干,他一刀一刀切成片,反复淋上酒水炙烤,暗红色的牛肉变了色,他再切成一条一条的厚块儿,洒上清油油煎过后挟进罐子里闷炖稍许,最后倒入炖鸡的汤汁开炖。

“这是要做火烧牛肉羹,老汉的拿手菜,姑娘晌午多吃点,临海少见牛肉。”

厨子说。

“好,我还没吃过牛肉。”

海珠坐灶下帮忙烧火,旁观老厨子做菜,这个厨子是北方来的,习惯了浓油赤酱的做法,炖的鸡也是先炒再炖,汤色偏黄,不似清炖的浓白。

当前院传来说话声,厨子开始炒最后一道素菜,他让海珠先出去,“您是客,二少爷若是知道我让您帮忙烧火,老汉我要挨训。”

“他这么凶?”海珠嬉笑,洗了洗手出灶房。

“少将军和沈副参将在洗漱,您在饭厅里稍等片刻。”把门的小厮说。

“噢,好。”海珠在院外转悠,等院子里响起开门声她才进去。

说是饭厅也就是一个石屋,前后开了窗子,有海风穿过,屋里还算凉快。

厨子端了饭菜上桌,韩霁跟沈遂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进来了,沈遂跟人厮杀了半天,饿得能吞下半头牛,都是熟人他也没客套,落座就端碗扒饭。

“动筷吧。”韩霁说,“你们尝尝牛肉羹,这是我家厨子的拿手菜,他是我从西北带来的。”

火烧牛肉羹起锅的时候海珠就尝过味了,嘴里还残留着肉香,她挟起一块儿牛肉塞进嘴里,厚肉条炖得软烂,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汁水,吃着比猪肉有嚼劲,大口大口地嚼也不会觉得腻。

“好吃,北方的肉还是得北方的人做才够味。”沈遂赞叹,他问海

珠有没有去偷师,“往后我家得了牛肉给你拎去,你做好了我们去吃。”

“行,我出力你出肉,我们两家各得一半的菜。”

“韩兄,你往后还去西北吗?”沈遂话头一拐,“你要是去西北了,多给我跟海珠寄些牛肉羊肉和马肉过来。”

韩霁挟菜的筷子一顿,他见海珠也眼含期待地看着,他垂下眼挟几根青菜到碗里,说:“从西北到京都要行一个月,从京都再南下也得大半个月,肉送过来也臭了。京都也有牛肉和羊肉,你们可以坐船过去吃,去了住我家。”

“不不不不,我就待在广南了。”沈遂摇头要摇出花了。

“我也不去,我就守着大海过一辈子。”海珠挟起鱼腹肉,说:“牛肉好吃,吃这一回尝个滋味就够了。”

沈遂左右看一眼,喊门外的小厮倒茶来,“以茶代酒,我俩碰一个,你义兄走了便走了,六哥罩着你。”

海珠端起茶盏狂饮一口,跟韩霁说:“你也别丧气,等你走了我托商船给你寄咸鱼和干海菜,这俩在路上跑半年也不会坏。”

沈遂大笑,送的都是不值钱的烂玩意,一条咸鱼能熏臭两间屋,他就没见韩霁吃过。

韩霁憋闷,还要保持着笑,胃口欠佳地看

着面前的两人商量着等他走了给他捎什么东西过去。

“二哥,

你回京都了不会忘了我们吧?”海珠偏头问。

“不会。”韩霁心里有点乱,

不敢看她的眼睛,垂下眼皮说:“吃饭吃饭,别说乱七八糟的,都是没影的事,往后在广南安家也不是不可能。”

“唉,如果你们走了,希望下一任提督不是酒囊饭袋。”沈遂叹气。

“这番剿匪过后,岛上的匪寇会减少许多,沿海也能安定几年。”海珠问韩霁,“是吧?”

韩霁点头,他爹就是这个想法,担心突然来了圣旨要调任,所以才冒险在台风来临前攻打匪寇,杀掉一批,匪寇的人数少了,也就不敢上岸闹事了。

*

攻打匪寇的日子已定,海珠也同意去府城,韩霁没多耽误,隔天就开船带兵前往府城。

府城离永宁码头甚远,路途中经过了三个码头,越往东,码头修建的越规整,码头背靠的城镇也更繁荣。

日出动身,日落抵达府城外的码头,跟码头相隔甚远的海上矗立着两座岛屿,海珠站在船头遥望,这两座海岛可比韩霁练兵的海岛大多了。

“那上面生活的有人吗?”她问。

“有,水师驻扎在两座岛上,他们的家眷也都搬去了岛上。”韩霁也往海面上看,说:“这两座岛是大岛,生活在上面的人可以打渔,也可能种地种菜。上面建有提督府,不过我爹不适应岛上的生活,搬到陆地上了,隔三差五过去一趟。”

在码头下船后,还坐马车又行了半个时辰才进了广南府的府城,落日映着余晖,城内的商铺已燃起了灯笼,光影交错,这里好似是梦里的场景。

海珠好歹有上辈子的记忆还能把持住自己的神色,探出车窗的沈遂像个进城的叫花子,嘴里一声接一声的赞叹和惊呼。

马车停在将军府,沈遂下了马车看着门前的石狮子,嘴里啧啧个不停,“这就是府城啊!这就是将军府啊!老天,广南的府城都如此繁华热闹了,远在北方的京都还了得?”

“你若是好奇,我可以带你过去。”韩霁领人进门,“我们在京都的候府远比这里的宅院精巧细致。”

沈遂刹那间回神,拒绝道:“不了不了,都是虚的,看过就忘了,也不必千里迢迢去看一遭。”

韩霁看向海珠,海珠也摇头,再繁华热闹的生活也不是自己的,任谁进了城池都成了一个汲汲营营的蝼蚁,为了生活奔波,金银器具、雕梁画栋也不过如此。

海珠去了偏院,老管家说是照着将军的吩咐置办的,院子里种了花,有一方小池塘,池塘上种着繁盛的绿树,卧房和外间也布置得雅致,她洗完一个带着花香的澡,坐在榻上有些熏熏然。

傍晚韩提督亲自招待了海珠和沈遂,还让管家带着下人过来跟海珠行礼,说她是自家的小姐,要如待韩霁一般待她。

海珠赧然,在下人一声接一声的“小姐”下,她有些坐立难安。

饭后,韩提督直接在饭桌上当着韩霁和沈遂的面说起让她跟船去攻打匪寇。

海珠这才放松下来,他有所求,她有资本与之做交换,这才坦然。

“不要你做旁的,你跟船过去只需要潜海搜寻有毒的海物就行了,夜袭或是攻打,你都在船上。”韩提督看着海珠说,“至于你要不要帮西望剿匪,你们私下自行商量,有功我便赏。”

“好。”海珠答应。!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