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医疗工作组下乡义诊(1 / 2)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未时三刻,各坊掌事告辞离去。

陈琦亲自出面,将医科区的五位掌事留下,告诉他们有事相商。将五人安排在凉亭中喝茶,陈琦回屋将自己的蟒袍换下,穿了一身素色长袍。

陈琦回到凉亭中,冲着五位掌事抱拳。

“有劳五位大师久候。”

五人轻笑着抱拳回应:“殿下客气了。”

陈琦在主位坐下,亲手为几位大师斟茶。

“诸位大师,应该都在想,我为什么请诸位留下,是吗?”

陈琦叹息一声,脸上的笑容收敛,从袖筒中取出一只卷轴,递给身边的老者。

老者接过陈琦手中的卷轴,展开仔细观瞧,越看脸色越差,就连呼吸都变得紊乱,没有了章法。

其他四名老者见状,都有些不明所以,纷纷站在持卷老者身后,仔细的查看着卷轴上的字;然后,所有人的状态就都变了;呼吸紊乱,面若枯槁,精神萎靡。

陈琦轻咳一声,将五位老者从呆愣中唤醒。陈琦右手在空中下压,示意五位老者坐下。

“卷轴中的内容大家都看了。丰都驿主城及下辖七县。从我上任伊始至今,整整一年,病亡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两成。”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只是病亡人数,不包括失踪人口和自然死亡人口。如果都加上的话,去年丰都驿,常住人口少了近三成。而丰都驿全境去年的新增人口,只有减少人口的一半。”

陈琦手指在石桌上轻轻的敲击着,继续开口道。

“司马笙派人在丰都驿全境做了一次粗略的调查,调查结果让我感觉很惊讶。”

陈琦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好的纸,递给身边的老者。

“经调查,病亡人口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占总病亡人数的三成;出生未满三个月的新生儿占总病亡人数的三成;出生满三个月,未满五岁的小孩,占总病亡人数的近两成;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群占总病亡人数的两成多一点。”

“而更让我觉得难受的却是另外一组数据。病亡人口中,有近七成的人他们得的病,根本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就是伤寒,感冒,痢疾等常见病。”

“诸位都是医士,药师大家。你们都清楚,因为这些随手一把药就能治好的病而丧命,太不值得了。”

陈琦说完,忍不住长长的叹息一声,放在石桌之上的双手紧握,手背上血管突起,有点吓人。

陈琦身边的老者将手中的卷轴递给其他人,伸手拍了拍陈琦紧握的双手。

“殿下莫急。你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在一起议一下,争取能拿出一个即时可行的方案来。”

老者轻咳一声:“殿下放心,如果有任何需要我屠百做的事情,尽管吩咐就是了。”

其他几名老者也跟着附和:“屠百兄所言就是我们的意思,请殿下直言便是。”

陈琦手掌缓缓张开,面色严肃的继续开口道。

“此前,我曾与诸位有过交谈,创建医科区的目的就是想要培养更多合格的医者,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然而,这一份报告直接让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产生了怀疑。”

“大家都清楚,培养医者,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医者是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我可以等得了,诸位可以等得了,兰园中的掌事、执事、学徒、侍者、小厮都等得了。”

“但是,老百姓们等不了了……”

陈琦长叹一声,眼睛逐渐明亮,眼神不再飘忽。

“我想在不改变原来对医科区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医科区能否定期派出医疗工作租,去乡下,去田间地头,去偏远之地,为老百姓们做义诊。”

“丰都驿主司府和我本人出钱,为医疗组的医者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足。”

一名身穿浅蓝色长袍的老者点头,语气坚定的说道:“我觉得此事可行。”

“医者,是需要大量的病例实践,积累和总结经验的。从来就没有一个医者是坐在屋里,靠看书成就医者之名的。就算真有人靠看书成名,恐怕也不是什么好名。”

“医疗工作组下乡,除了能解决农村缺少医者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解决医者缺少病例练手的问题,一举两得,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名身穿红色长袍的老者点头赞同:“牧老头说的对,学医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让那些小家伙们走出去,去主动的寻找病患,去主动的接触病患,去主动的解决病例。”

“我赞同殿下的提议。”

其他三位老者也认可的出言赞同:“牧老头和苏老头说得对。赞同。”

陈琦点头:“既然如此,牧元大师,苏然大师,柏麟大师,安排医疗工作组下乡的事情就交由你们全权负责了。”

“同时,我想请三位大师安排医疗工作组下乡的时候,详细调查每个村,乡,病亡人口患的是什么病。要对患病人数,具体病症,患病时长等内容做详细记录。”

“我想要知道,那些病亡的人,具体有多少人是因为伤寒而死,有多少是因为感冒而死,有多少是因为痢疾而死。”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