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独家买卖(1 / 2)

桂嫂又递给云苓一只匣子,

“这是半年的收益,请侃儿姑娘对一下,我得赶紧回去,今天婆婆说了,要蒸花馍呢。”

她一年到头不在家,过年再不动手,妯娌们该说闲话了。

云苓没有留人,住在一个村里,等晚上给族长爷爷送年礼时,再见一面好了。

桂嫂急匆匆赶了回去,没想到刚一进门,就听到婆婆的数叨声,

“这个面怎么还没揉好,要想馍馍蒸的好,这揉面是关键呢,都已经发起来了,要多揉几道。”

“娘,三弟妹怎么又走了,这么多活,也留不住她。”

只听得二嫂细声细语的,桂嫂没进门,想听听婆婆怎么说,

“老二媳妇,你说这话丧良心啊,老三媳妇歇工回来,交给我们的银子比老大、老二加起来的还多,还养了我们云家第一个童生,那可是她一人培养的!她就是三房的顶梁柱,干的是老爷们的活,哪个爷们进厨房啊?”

看到婆婆怒了,大媳妇赶忙笑着打圆场,

”娘别气了,二弟妹也不是有心的,三弟妹好容易回来,我们也想多亲近呢,这面已经揉了两道,再揉一次就差不多了。“

桂嫂刚要过去,一眼看到了儿子,喜子背了一捆大大的柴火,吃力的进了大门。

“哎呀,怎么背了这么多,快放下来。”

喜子一头的汗,却笑着说,

“不是很重,我放到柴房去,这两天柴火用得多。”

喜子奶奶看到,赶忙打开了柴房的门,心疼的吸着气,这可是她最为骄傲的孙子哟。

桂嫂去净了手,跑到了面盆前,她做惯了糕饼,揉面很有一套。

“嫂子们歇歇,我来吧,这样很快的,”只见她将面团的四角提起,就这么叠压着,很快的,面团便有了筋性。

“三弟妹,这法子真好,又快又省劲,你怎么想到的?”

“当然是干出来的经验啦,糕饼铺跟面粉打交道,什么都得会一些,时间长了就会啦。”

其实,这法子是跟云苓学的,她做了一次欧包,没想到喜子特别喜欢,欧包和面不用揉,只需要叠压。

两妯娌听了婆婆的话,再也没有阴阳怪气了,干起活来也很舒畅,晚饭过后,云苓跟着爹来到了族长家,

一家子都有些诚惶诚恐,毕竟是侯爷夫人啊,他们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官?

“大爷爷,这些是从京城带回来的,就一些特产,这两匹料子您和大奶奶做件衣裳,听我爹说,您身子骨健朗呢。”

“诶,诶,好着呢,能吃能睡的,这次回来能多待些日子不?”

他还深深记得,那位侯爷入赘了云家啊,不知能不能写进族谱里?

“侯府正在修造呢,离淇县县城不远,等建好了,请您和大奶奶去逛逛。”

上次乔叔说,地基已经打好了,墙体却要等年后了,因为石头都垒了墙。

她闲聊了一会,去了桂嫂的屋子,账本都看过了,因为下半年做的是独家买卖,利润真是不薄啊,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