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几款弓弩图就画好了(1 / 2)

一行人策马扬鞭,花了一个时辰从山里出来,到了桃花镇。

萧策没有征求苏瑾宁的意见,直接拐进了牛嘴巷他置办的宅子里。

苏瑾宁在宅子门前下了马,这才有机会认真地观察了一番。

前两天她已经来过一次。

但那时候哥哥苏瑾安刚刚被掳走,她万分焦灼地跑到这里来向萧策求救,哪里有心思看这些!

今天则不一样了,所以,她就仔细地多看了几眼。

这座宅子是纯青砖的,是桃花镇最常见的房子样式。

门楼上有精美的砖雕作装饰,中间的匾额上“耕读传家”四个大字也是砖雕的。

门是黑色的实木大门。

门环是老百姓普遍喜爱的铜兽门环,狮子张着大口,怒目圆睁,很是威风。

大门的门槛非常高,目测有一尺左右。

两个刻着“鱼”和“莲”的寓意“连年有余”的抱鼓石,守在大门两旁。

进到宅子里。

迎面是一面雕刻着巨大“福”字的照壁,在东升的太阳照耀下,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明亮又大气。

绕过照壁,院子里的格局一览无余。

正屋一排五间房子,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

东南角的泡桐树长得非常高大,此时花开得正艳,一簇一簇紫色的小风铃挤满了枝头,给院子里增添了许多春意。

她对这些古香古色的建筑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得津津有味。

“走,去书房!”

猛然间听到萧策这样说。

于是就随着他进到了书房里面。

萧策的书房非常简陋。

只有一个书桌,几把椅子。

旁边是一个多宝格,放些笔墨纸砚。

苏瑾宁进了书房,大大咧咧地坐在书桌后面的主位置上。

她是来写制盐方法的,画弓弩的设计图的。

不坐这里坐哪里!

萧策心情很好,不计较这些,也没有假手他人,亲自动手拿来了笔墨纸砚。

“我给你磨墨,你安心画吧!”

苏瑾宁瞅了一眼,那纸倒是上好的宣纸,笔也是名家制的,墨是徽墨,砚是澄泥砚。

都不是凡品。

但那又怎么样,她驾驭不了,有个屁用!

“等一下,这些不行!”

她阻止了萧策开始磨墨的动作,在多宝格上选了一款比较硬的,适合作画的纸。

又亲自去了一趟厨房,唤来小雨,演示了一下烧木头做炭条的方法,让他照着多烧一些出来。

等到烧制好的炭条拿过来,这才开始画起图来。

苏瑾宁右手拿炭条,左手拿木尺,“唰唰”地在纸上一顿猛操作。

那炭条在她手里就像是服从性很高的士兵一样,指到哪里画到哪里。

特别神奇。

很快地,几款不同样式,不同功能的弓弩图就画好了。

每一款图纸除了组装好的完整视图外,各个零部件小细节也画得非常清晰。

就是标尺寸的时候犯了难。

前世惯用的阿拉伯数字写起来又快又方便,还不占地方。

这个时代怎么标注数字呢?

她不知道怎么办了,就把这个工作推给了萧策。

“萧策,你来帮忙记录数据吧!”

她毫不客气地使唤道。

萧策非常配合,愉快地磨了墨,准备用毛笔写字。

那炭条硬邦邦的,手还逃脱不掉被染得黑乎乎的命运,他才不用哩!

苏瑾宁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只顾着佩服古代人,毛笔用得贼溜!

瞧瞧他写的字儿,标准的小楷。

笔画和钢笔写出来的一样细。

但却不影响它有筋有骨,行云流水。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