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买地(1 / 2)

这种蹩脚的理由哄三岁小孩尚可,可云鹰还是没有揭穿她,因为揭穿了她也不会说实话,总之夸她厉害就行了。

“对了,通往荒城那边的路什么时候开始修?”这边农业已经上手,各种建筑也在重建,她开始着手其他的。

荒城是块这种蹩脚的理由哄三岁小孩尚可,可云鹰还是没有揭穿她,因为揭穿了她也不会说实话,总之夸她厉害就行了。

“对了,通往荒城那边的路什么时候开始修?”这边农业已经上手,各种建筑也在重建,她开始着手其他的。

荒城是块宝地,光那盐就够养活一个城的人,只要把路修好,打开商业之门,经济发展就起来了。

云鹰道,“估计要下个月才能开始,暂时人手不够。”虽说人多,但都是百姓,官府人手有限。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身任务,真正的奔波与民,这是大家切身体会的。

这还是第一次民呼声这么高的官府,大家似乎都很信任他们,小事不找,觉得给官府添麻烦。

这样腾出时间让他们忙其他的。

这么几个月,分派人手带领大家重建了三个村子,因为被夷为平地,一砖一瓦都要重新生产,不容易。

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但也促进大家的感情。

“如果寒冬就暂时搁置吧,听说一路都会积雪,等回暖再开始。”程安夏想了想说道。

自从荒城出事后气候多变,热的时候能晒死人,冷的时候也能冻死人,一路没有歇脚的地方,还真不适合寒冬开路。

“好,我会根据气候合理安排。”云鹰诚恳的听取她的建议。

虽说有些妇人之仁,自古修路建桥没有不死人的,可到了程安夏这里好像就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或许他经历过各种血腥和生死,就是赌命的交易,没有多大感触。

不过,程安夏的民心,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已经够好了。

既然协助她,那便都听她的。

回去后,程安夏又开始摸王全,“小全子——”

就这甜腻的一声,王全已经起鸡皮疙瘩,他脸比苦瓜还要皱,“姑奶奶,有什么您直接说,别这样叫我,我受不住。”今后可是主子的夫人,也是他半个主子,要每天被这样对待,不用两个月,他该发配边疆了。

虽然一把年纪,可也想找个伴安个家,好歹老了也能子孙满堂,有人送终上坟不是。

程安夏小脸一僵,开门见山,“这零件还能多弄点不?一台打谷机实在不够。”

王全想哭,却还是不忍拒绝,“我尽力。”

要知道,搞到一台的零件都用遍了他所有关系,还来几台的话衙门都要去讨饭了。

程安夏好像知道他的处境,嬉笑道,“这账我会问君老板要,这是他该做的,呵呵……”话落,连自己都心虚地笑了。

王全依旧是三个字,“我尽力。”

福县具体有多大面积的稻田程安夏没有具体统计过,但是一台打谷机确实远远不够,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知道的也能等着轮到自己头上。

安排下来,几个壮实男子轮流踩,饭点,夜里都不带歇地,一天二十四时辰大概能打十亩田的谷子。

大家都担心这打谷机会受不住这样的运转,每一两个时辰都让它歇一刻钟左右。

可即便如此,还是远远不够。

可是人可以等,谷子不能等,一是熟透了,二则怕下雨。

所以,不少人家还是割稻穗,埋怨是有的,不甘也有,羡慕的更多。

“大家就别抱怨了,人家至少研究出这么好的东西,给大家提供方便,虽然这次没用到,可以后能用到啊。”

“就是,这第一台成功了,肯定会有更多出来,等咱条件一好,自己也买一台。”

这样一说,大家心里平衡不少。

这些都传进程安夏耳朵,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好意,所以人不能喂太饱,一旦有点不足就会被扩大。

她考虑再三,便是和王全云鹰商量起这事。

“你们说,咱开个铺子吧,不卖至少也是租,衙门现在没有任何创收,不能一直这样贴下去。”

这话两人等很久了,王全甚至忍不住调侃,“你不一直菩萨心肠吗?怎么突然就想通了?”

这事上,人人都平等,他们并不比普通百姓好过,都是脖子挂在腰上的,随时可能丧命。

灾难他们冲在前面,战争他们打头阵,见过太多,反而觉得不少人太过矫情。

再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残酷,弱肉强食,同情心只会害了自己。不过这些程安夏无需知道,因为她不会有这样的时刻,处境不同,立场便不同。

程安夏自是听出他话外之音,尴尬道,“这不是社会经验不足导致的嘛。”

这样显得她有点圣母,其实觉得自己管理农业部,就该做出点事情来,但是尽心尽力得到不同声音的同时,她也会难过,也会反思。

云鹰岔开话题,“那现在怎么办?既然和钱有关,就不能官府出面吧,到时候骂得更难听了。”

程安夏道,“你们可有认识的木工,值得信赖,比较可靠的?”她现在就认识吴伯一家。

但是他们不适合做这个,吴伯人实在,可三个儿子性格不同,加上三个媳妇,内部矛盾挺大的。

王全和云鹰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主意,便是道,“这个我有办法,就是得等上一段时间。”

主子名下曾经成立过一个木工队,不过那都是打造弓箭各种的,个个都是翘楚,甚至文武双全。

但是出事后这支队伍就销声匿迹,他知道他们都在,自己没能力召回,但主子绝对有。

程安夏信任道,“等你好消息。”

她一走,王全就开始写信给君临风,把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写了满满四页纸才寄过去。

秋收一完,便又开始了挖红薯,种其他农作物。

程安夏思前想后又去找了王全两人,想开个酒楼。

王全被她的想法吓到了,“姑娘,咱不能一口吃下太多,你家有铺子,又准备租打谷机,这事还没着落又要开酒楼,我们真的运转不过来啊。”主要是衙门事多,他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转不停。

刚歇下来,程安夏的主意就来了。

云鹰也不赞同,“依着现在的经济条件,酒楼赚不到钱,等一切稳定下来,商业互通再开也不迟。”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