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问不出来(1 / 2)

“就教了那些……”

“哪些?”杜兰和方苗苗都目光灼灼。

“就那些,我也说不清楚,我要是能说清楚,还用得着来上大学吗?我就直接在农场小学当老师了。”李凤霞长相淳朴,表情也十分无辜。

杜兰叹道,“要是我们也能跟着卢老学习就好了。”

收徒是卢老自己的事,谁敢替他答应啊?

元妮和李凤霞都没有吱声,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天晚上回家,元妮就跟耿老太太提了一句卢老,“也不知卢老是什么人物?”

耿老爷子一拍大腿,“姓卢的?那必是卢忠祥,以前宝荣斋的二掌柜,没想到他进了大学。”

“妮儿,你没听过这个人吧?”耿老太太问道。

还真没有。

搁以前,老城区的古玩字画都在琉璃厂淘换,这地方还有好几个陶瓷厂,出的高仿瓷很有名气。

宝荣斋是琉璃厂有名的店铺,最擅长模仿复制,说白了就是造假。

这店里有几个掌柜,个个都有独门绝技,从金石篆刻,到字画绢帛,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假。

元妮也没想到,卢老竟是这样的身份背景,此人既然是造假的……“大学为啥要他?”

听范教授说话的口气,卢老在学校的地位还挺高。

“卢忠祥精通的是一门手艺,这门手艺并不是专门用来造假,还可以用来修复古字画,他当然可以进大学。”耿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

“他不怎么收徒,你能跟着他学习,那是走了大运了,可千万要好好学。”

“嗯,我知道了。”

来到京城以后,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变快了。

四舅舅的修车摊儿越摆越大,现在还做起了攒自行车的买卖。

什么叫攒自行车呢?

就是自己凑零件,然后组装自行车。

自行车是大件儿,像是飞鸽永久牌的自行车,最少也得卖一百多。

而四舅舅动手组装出来的自行车,才卖几十块钱。

因为是手工操作,所以速度比较慢,后来姥爷也加入了组装自行车的行列,供货的速度才快了起来。

他们组装出来的自行车虽然没牌子,但是价格实惠又好用,因此生意很不错。

“好些个订自行车的,单子都排到年前去了,现在每天摆摊就得折腾半天,收摊又折腾半天,妮儿,你说我敢不敢租一间铺子?”

吃晚饭的时候,四舅舅问出了记挂许久的问题。

之前四舅舅和姥爷就在县城合伙做过买卖,那是很赚钱的。

现在四舅舅摆自行车摊,比在县城的时候更挣钱,一想到扩大经营后,有可能挣到更多的钱,他心里就火热。

但京城能人多,又是皇城根儿,他有点担心,步子迈的太大,反而跌了跟头。

元妮没有直接回答行不行,而是反过来问四舅舅,“你看中合适的铺子了吗?”

“看中了,就在修车摊儿边上……”

有人沿衔摆摊之后,当地住户就把外围的房子改成了门面房,往外出租。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