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马皇后痊愈(1 / 2)

第112章马皇后痊愈

大明平行世界。

洪武十五年,四月。

自从朱权向朱元璋摊牌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成了大明朝第一个未成年就得以封王的王爷,被御封宁王。

老朱还赐他开府建牙,仪同三司。

开府,即搬出皇宫,拥有自己的私人地盘宁王府。

建牙,即建立自己的护卫,一般有三个卫,每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三卫就是九千人到五万七千人。

仪同三司,三司是三公三师,三师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等同于拥有任命下属官职的权力。

结束和群员的闲聊之后,朱权带着祛病丹匆匆赶往皇宫找老朱。

“什么,你联系上了那位苏仙师,还求来一粒祛除百病的仙丹?”

当老朱听到朱权的话,不禁惊呼一声,满脸惊喜之色。

“不错,祛病丹在此,定可治好皇后娘娘的病。”

朱权也没解释这丹药不是苏青给的,是他自己掏积分买的。

他掏出一枚龙眼般大小的黑褐色丹药,递给老朱。

“快,妹子有救了。”

老朱接过丹药就往后宫跑,一刻也不想耽误。

还别说,别看老朱年龄大了,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朱权跟在后面,往马皇后所居住的坤宁宫走去。

等他赶到坤宁宫时,事情已经结束了。

坤宁宫的地板上有一滩颜色发黑的污血,想来应该是马皇后服用祛病丹之后吐出来的。

此时的马皇后,脸色和此前有很大的不同。

面色红润有光泽,精气神饱满,好似得到了新生。

“小十七来了,母后听你父皇说,这粒仙丹是你向仙师求来的,母后可得好好感谢伱。”

看到朱权踏入坤宁宫,马皇后上前拉着他的手,满脸慈祥的说道。

“谢谢十七叔,救了皇奶奶,也救了我。”

皇太孙朱雄英从床榻上跳下来,郑重的对朱权一拜。

八岁的朱雄英比朱权大三岁半,却比他低了一辈。

“皇太孙殿下客气了,皇后娘娘有疾,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恨不能以身相替。”

“如今我有能力,自该想方设法寻找法子,使娘娘痊愈。”

朱权赶紧闪身让开,没有受朱雄英一礼。

区区一枚祛病丹而已,他还不是很在意。

再说了,原身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这份情他得承认、得偿还。

只要马皇后不死,那老朱就不会大开杀戒,大明的未来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变。

“哈哈,十七你这事办得很好,妹子的病好了,咱也放心了。”

“幸好咱没找太监试药,要不然就浪费了。”

朱元璋盘坐在床榻上,满面红光,显得很是兴奋。

“我就说十七不会害我,你若是让小太监试了药,那我的病可好不了。”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说道:“总不能让十七再去求一粒仙丹吧?”

“嘿,咱说不过你,你说了算。”

“你大病初愈,先好好休息吧,咱还有公务要处理。”

朱元璋麻溜的下了床,背着双手往殿外走。

众人齐声应是,恭送他离开,朱权也跟着离开了。

“小子,你有事没?没事的话,跟咱好好讲讲咱驾崩之后的事。”

离开坤宁宫,朱元璋拉着朱权不让离开。

朱权想想确实没什么事,便跟着他来到了奉天殿。

两人坐下后,朱权问道:“陛下想知道什么,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和咱说说,咱驾崩之后,允炆那小子为何坐四年皇位就丢了天下?”

朱元璋很是不解,按理来说,他既然会将皇位给朱允炆,那就代表对朱允炆很满意。

否则的话,他怎么不将皇位给朱允熥,或者是朱樉、朱棡、朱棣呢?

既然朱允炆能让他满意,为何仅仅四年就丢了天下,莫非他看走了眼,这小子是个废物不成?

就算老四要造反,以一藩之地挑战整个大明,还让他造反成功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建文帝之败,原因有很多,后世的学者总结了几个原因,我给陛下讲讲吧。”

朱权回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其一,盲目削藩,毫无亲情可言。”

“建文帝登基第三个月,就迫不及待下旨削藩,把他答应陛下‘恩威并施’的承诺抛到一旁。”

“一年时间连削十数个藩王,先是夺了五哥的周王之位,把五哥废为庶人,贬到云南蒙化。”

“然后,又连连下旨夺了七哥、十二哥、十三哥的王位,废为庶人。”

“他将七哥软禁在应天府,将十三哥软禁在大同,终生不得离开半步。”

“十二哥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

“随后,他又下旨废了十八弟的岷王之位,废为庶人,贬到漳州。”

“为了自保,四哥只能装疯卖傻,吃潲水桶里的馊饭,才逃过一劫。”

“自此,诸王人人自危,朱允炆尽丧王室人心。”

听到这里,朱元璋瞳孔猛然一缩,眼珠子都红了。

他向来最看重血脉亲情,哪怕其他的儿子们不得他喜爱,却也是他朱元璋的儿子。

他做父亲的可以骂、可以打,别人却说不得一句坏话。

好家伙,等他一死,他亲自选定的继位之君竟然将他的儿子们逼到这种地步。

畜牲不如啊!

好在这一切都是未来发生的事,他已经把朱允炆的母妃给废了,这小子永远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了。

朱元璋忍着脾气,耐下心来,继续听下去。

“其二,贪图虚名,假仁假义!”

朱权继续讲道:“四哥起兵靖难之后,双方一触即发,建文帝却又顾念叔侄之情,对领兵讨伐的将领说‘勿让朕背上杀叔之名’,使得领兵将领倍受制掣,败多胜少。”

“陛下你说,他这是不是假仁假义?”

“仗都打了,却非要来这么一出,搞得好似之前削藩逼叔叔自尽的那个人不是他一样。”

说完第二个原因,朱权看向朱元璋,问道。

divclass=contentadv“满口仁义道德,却是满肚子坏水!愚不可及!”

朱元璋点头,毫不犹豫的评价道。

战场无父子,何况是叔侄?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