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锦衣卫审人(2 / 2)

“因为永乐一朝的大臣可基本上都是建文一朝遗留下来的,地方上的更不用说,一个个都是。”

divclass=contentadv“如果朱允炆出现的话,明朝将会再次大乱,而他的皇位保不保得住,也将是一个问题。”

“锦衣卫恰好能够解决他的忧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锦衣卫作为特务机构,明面上的工作是抓人审判,但暗地里还有其他的工作,那就是向皇帝传递外界各种皇帝感兴趣的消息。”

“当年的朱元璋就是通过这一点,将群臣变得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国子监祭酒宋讷在家里生闷气,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将他生闷气的画像拿给他看。”

“要知道,宋讷生闷气的地方不是在大街上,而是在自己的家里,想想都觉得恐怖。”

“怎么样才能够杜绝有能再次造反的可能呢?”

“将人一个个的盯起来,以及物理消灭。”

“而锦衣卫早在洪武年间就做过这种事情,现如今再做,无非就是重操旧业,已经熟门熟路,形成了又一时期的恐怖政治。”

“不过,锦衣卫也确实好用,因为在朱棣统治期间并没有出现官员叛乱的情况。”

“由于锦衣卫的存在,对皇帝并没有什么危害,有危害,那也是在洪武年间以及永乐年间,因为一个需要屠杀功臣,一个需要屠杀建文旧臣。”

“而其他时期的皇帝都没有他们两个的需求,处置犯人的途径都是通过三法司这三个正常渠道去走,自然也就将锦衣卫的危害减到最小。”

“反而还有利于皇帝,不但可以监视群臣,还可以得知皇宫外发生的种种事情,打发时间。”

“有的人可能已经意识到,封建王朝任何一条制度的出现,都是出自于皇帝的需要,不但锦衣卫是如此,内阁也是如此,倘若没有皇帝的需要,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制度是为了什么?为了统治。”

“不过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比如朱元璋,他以为藩王能够巩固皇帝的统治,结果藩王反过来统治了皇帝,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一条制度是否合理,必须要通过时间去证明,而一般情况,皇帝都无法看到制度是否合理的那一天。”

“因为创建制度的皇帝即代表着有足够的实力摧毁制度,制度有问题,也是在下一任皇帝上位,才会表现出来,因为下一任皇帝未必会有摧毁制度的实力,相反还会反过来被制度摧毁,靖难之役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皇帝颁发一条新制度都会谨慎谨慎再谨慎。”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锦衣卫出现了荒唐事。”

“明朝末年,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不受控制的地步。”

“崇祯皇帝上位之后,锦衣卫已经不是他的得力助手了,反而成了他的眼中钉,崇祯皇帝让锦衣卫审问太监,谁要是敢违抗命令就会被直接处死。”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