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郑和下西洋(2 / 2)

“如果说秦始皇“生下”长城,那朱棣就是将其养大成人的那个角色。”

“其次,就是大运河,我介绍坑二代隋炀帝的时候说过,这条大运河,用了没多长时间就堵了。”

“朱棣后来疏通了大运河,也被后人们评价为“善举”,虽然其初衷是为了让运往BJ的粮食和物资能够顺利且快速的达到,但这一举动不仅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对种花国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三点主要说的是对后世的影响,要说皇帝排名,看功绩,这光武帝和永乐大帝肯定得换一换了,永乐大帝的过,还是很多的,要是看“遗产”那朱棣排第六也是没问题的。”

divclass=contentadv“我们在来说说朱棣执政期间的政策。”

“朱棣登基后,建都于BJ,差点把这个忘了,朱棣留下的“紫禁城”也算是“遗产”。”

“上位之后呢,就开始征战蒙古巩固明朝的中原地位,占领安南扩大中原领土。”

“同时,在官僚体制上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让朝局形式更加稳定。”

“打仗什么的等会在好好聊聊,我先说个总结。”

“朱棣最大的政策,应该是外交这方面。”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继续延续朱元璋时期的民间“海禁”政策,并恢复明州、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的管理,并对海外各国敞开大门以欢迎各国想明王朝朝贡。”

“朱棣规定“诸藩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

“除了继续延续贡赐贸易,朱棣主动派遣郑和下西洋,大力发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关于郑和下西洋无论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说法,还是由于明成祖因觉得自己的帝位取得的不够光彩而宣扬君威的说法,个人认为或许都多少有其道理。”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无疑是客观上大大推动了国家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

“我现在就主要想讲讲郑和下西洋这方面,这段历史对后世影响也是颇深的。”

“郑和原姓“马”,出生于云南昆明州,回族人,祖上四代信奉伊斯兰教。”

“郑和幼年,明军攻入云南时被俘,成为太监被送到燕王府去侍奉当时的燕王朱棣。”

“后来燕王起兵靖难,郑和随成祖出征,屡立战功并被赐姓“郑”。”

李隆基:我*!这位还是太监呢!

程咬金:一个太监对后世影响大,这很难想象!

“明成祖即位后,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受命带领庞大的舰队出访西洋各国。”

“朱棣选择郑和出访西洋各国也是有原因的,要不然也不能是一个太监出使各国。”

“别看郑和是个太监,人家军事经验很丰富,而且骁勇善战,还有郑和信仰伊斯兰教,更方便出访伊斯兰教国家,郑和入宫后,受到影响后同时信仰佛教和道教。”

“明代时主要以婆罗洲为界,文莱以东称为“东洋”,文莱以西成为“西洋”。”

“这样一来郑和就被任命为出使西洋的正使,率领使团从永乐三年开始到宣德八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