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完美皇帝(2 / 2)

虽然当时匈奴发生了瘟疫,可匈奴擅长用骑兵流动作战,而这一点恰恰是军队的弱点,虽然大家说我软弱,天赐良机都不敢出兵,可我不能拿将士的性命来赌。

卫青:所以,这光武帝并不是软弱,而是其治国理念不同。

“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征伐匈奴,结果被匈奴30万骑兵层层包围。”

“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被困七天七夜之后才得以脱险。此后刘邦不得已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还有当初汉武帝时,卫青七战七胜,霍去病封狼居胥,打得匈奴满地找牙,但是100多年以后呢,匈奴依然纵横塞外,为之奈何?”

况且贤君是以百姓是否安定富足为评定的,并不是能开疆拓土多远、战争打了多少场而定,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刘秀十分简朴,而且很宽厚仁慈,本身是从底层爬上来的,深知百姓是不希望战争发生的,而且刘秀自己打了十几年战,本身也开始厌倦战争渴望和平安定。”

“鼎盛时期的时候有时候都拿不下匈奴,而当时光武时期,更是难上加难,光武帝也许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吧!”

“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聚拢了以邓禹、吴汉、冯异为代表的“云台二十八将”这些非凡人才,一起打下江山。”

“那场昆阳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难得的是他们一直对刘秀忠心耿耿,哪怕在刘秀落魄的时候,而刘秀也与他们保持了真挚的情谊,从没想过鸟尽弓藏。”

赵匡胤:这才是真实的想法,也确实是明智之举,东汉建国初期,北方边境一直活跃着一位枭雄卢芳。

“且刘秀尊崇儒学,想做一个有德之君,不想劳民伤财,不想兴师动众,而且也不愿乘人之危。”

秦始皇:张姑娘讲的很透彻,光武帝也隐晦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刘秀觉得手下将领不一定能完全消灭匈奴。

“你做的决定不是保守而是明智,或许放弃西域才是明智的选择。”

这个卢芳仗着有匈奴的支持,经常侵扰边境,云台二十八将里,吴汉、杜茂、王霸、马武先后和卢芳以及匈奴的援军交战多达几十次,但是败多胜少,也一直没有消灭掉卢芳。

连卢芳的军队都打不赢,就别说消灭匈奴的骑兵了。

独孤伽罗:我们女子也应该承认,光武帝做了33年皇帝,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过得很不错,哪怕到了晚年,他依旧做事清醒,仍然是个成功者。

抛开郭圣通来讲,他与阴丽华两情相悦,始终幸福,他们的孩子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也是一位好皇帝,确实很完美了。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