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打脸自己(2 / 2)

“是不是很讽刺,晚年的隋文帝也开始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了。”

“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

“而且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猜疑心更重,因为猜疑,他杀了与自己同称为四贵虞庆则,罢免了可以托付社稷的高熲,废掉了太子杨勇,废掉了才华过人的蜀王,架空了人缘太好的杨雄因而被架空,罢黜了涉嫌朋党问题的苏威……”

“隋文帝天性深沉猜疑,政治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为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苟全性命,也为了成功上位,他不得不深谋远虑,洞察一切,这使他成功度过一次次劫波,最终成为九五之尊,建立大隋。”

““虽然节俭风气的推广促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然而节俭也是隋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这猜疑的性格决定了与追随他的元老功臣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他屡兴大狱,把帮助自己夺取政权的功臣先后干掉了。”

“杨坚的次子杨广,本是一个极善伪装的野心家,他看到杨勇失宠,便投其父母所好,“力行节俭,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加上有平定陈国的大功,故而取得隋文帝信任。”

“隋文帝病重,杨广入宫侍疾,派遣心腹之人行刺于病榻之上,杀父而立,成为千古唾骂的不孝暴君,隋文帝被杀,虽因杨广所为,但也可以说是他自己托付失所所致。”

“他因侈靡之罪,废黜储子,选择他认为有自己遗风的儿子杨广为继承人。”

“虽然在个人生活中有奢侈之嫌,但不过是一般帝王儿孙的通病,天下承平之际,贵为太子,有声色之好,内宫多蓄美女,实在是极为寻常的事。”

“隋文帝起初以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勇为人宽厚诚实,行为没有矫饰。”

“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是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

“而最讽刺的就是隋文帝节俭爱民。”

“过惯了艰苦的日子,府库粮食、财物堆积如山,甚至都堆到了走廊上,奉行节俭的隋文帝到晚年开始沉溺于享受,靡费资财,贪图享受。”

“历史常有极为有趣的巧合,隋文帝终生俭朴,最恨奢侈荒淫,积蓄财宝,务于节用。”

“真应了这句“性格决定命运”了!”

“而且因为隋文帝的猜疑,也因为杨广等人的陷害,蜀王杨秀也被废黜了。”

“对待自己的儿子们非常严苛,对于别人那就更不用说,他经常杖责自己不满意的大臣,诛杀、黜免功臣,功臣故旧能够善终者极少”

“性格严苛,用法也严苛,他信奉乱世用重典,偷一文钱就要判处死刑,更极端的是处死了三个因为口渴偷瓜吃的小伙子。”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