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顾茅庐(2 / 2)

“却没曾想到,曹操前来插手汉中之事,一时间,刘备、孙权不敢继续争夺,共同抗曹才是最重要的。”

“最初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镇守时,诸葛亮曾再三叮嘱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方能保住荆州。”

“军事上诸葛亮的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

divclass=contentadv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作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可以用“智慧卓绝”来形容他的一生,在历史浩瀚星空里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那就让我来和大家聊聊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政治上作为蜀汉丞相,他处理事务简洁、实际出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诫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有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人,蜀汉还是由盛到衰,就连诸葛亮此人最后也是因为积劳成灾而去世,造成蜀汉败落的后果不得不提一场战役——夷陵之战!”

“刘备,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上到白发老翁,下到三岁孩童,都可以对此人说上两句,有人说他太仁义,这对于君王来说宅心仁厚并不是什么好事,作为出身卑微,没有可以倚仗的强大家族的刘备能在群雄争霸中占据一角之地,此人的雄才大略也不不容小觑!”

“战争中又缺乏相应的带兵打仗的谋略,没有军事家的隐忍,致使夷陵之战惨败,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两国刚合好,架不住队友的骚操作啊,刘备攻打吴国,有个原因是因为关羽的死亡,可这事真不赖人家吴国。”

“于是,刘备与孙权再次言和,江夏、长沙、桂阳分属东吴。”

“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作为军事家,诸葛亮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刘备占据益州为由,向刘备索要荆州,此时的刘备刚刚拿下益州,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哪里会搭理什么孙权?”

“在这次夷陵之战的时候,刘备太意气用事了,这也算是他不能成大事的一个性格表现,因失结义兄弟关羽便举全国之力兴师东伐孙吴。”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益州之地,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关羽虽然当即表示“军师之言,当铭肺腑”,可之后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北攻曹操,东辱孙权”。”

“孙权曾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前往荆州与关羽联姻,想要娶关羽之女为儿媳妇。”

“按理说孙权作为江东的一把手,与刘备这边的二把手关羽联姻算是很给面子了,可关羽竟然怒斥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等到诸葛瑾将关羽之言禀报给孙权后,孙权大怒,两人由此结仇。”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