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恪(三)(2 / 2)

“你是没事了,你却一点都没为被推上火架岌岌可危的李恪考虑,直接把他抛在脑后了。”

“李世民提李恪上位,只是护住李承乾和李泰的一颗棋子,让朝堂之上,大臣的目光转移到李恪身上。”

“到了晚年又提一次,在我看来有可能也是一种试探,试探李恪的野心,也是让李治对于这位兄长要“重视”,太宗知道,长孙无忌不可能让李恪当皇帝。”

阴丽华:可是李恪也是李世民的亲儿子啊!

“对,你说的很对!在怎么说李恪也是李世民的儿子,正所谓是虎毒不食子,唐太宗竟然为了保护李承乾、李泰而将李恪推出来当挡箭牌!”

“而皇族政治的残酷性在于,一旦棋子的架桥作用用完,唐太宗的那句“类我”便会成为李恪的催命符,成为下一位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divclass=contentadv“深谋远虑的太宗皇帝不可能想不到这么一点,可是他还是做了,让这位三皇子当了其他儿子的挡箭牌。”

“刚才也有提到挖坑的事情,有的事情,我想你们各朝代应该比我能看懂。”

“就是刚被封吴王,发生的弹劾惩罚的事情!”

“太宗时期,一个亲王实封有800户,就是因为打猎踩坏了老百姓的庄稼而被朝官弹劾,并被罢免了都督的头衔,还削去食邑300户,这不可谓不重。”

“后面有一次和乳母的儿子赌博,不知被谁又弹劾了,再次被罢免都督的官职以及削户300。”

曹操:张姑娘不说,我刚才就差点问了,我也是在听到这段觉得不对劲的,就这一个小小的错,被削了三百户?这是认真的吗?

刘辩:这赌博不是更厉害,官职都给罢免了呢?这错有这么大吗?

刘恒:那是!相比较李承乾的爱好,这都没啥好说的,就这两件事情被削六百户,还罢免官职,这要还有人说李世民宠爱李恪,我是一点也不信!

“仅仅因为一点小错就导致都督的头衔多次被摘,甚至连封也连续被削去了600户,李恪这样的遭遇在当时的诸皇子中堪称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这还是宠爱吗?这都可以算仇人了好吧!”

“就连后来被赐死的李佑,在贞观十七年谋反前还保住了都督的头衔呢,而李恪原本身为都督的时候,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但被贬为刺史后,就只管辖安州一块地方。”

“从贞观十二年起,李恪在安州刺史一职上一待就是十一年,即便是唐太宗去世后,李恪也只是被唐高宗任命为了梁州刺史,别的皇子都是风风光光地管理着好几州的封地,唯独李恪只能守着安州这一块封地度日如年,这样的惩罚对于李恪来说,不可谓是不重。”

“有人说这是太宗为了李恪好,在我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想法,不管如何,李恪确实是文武双全,有大志,聪明机智的一个人,在四位皇子中,在我这排第一。”

扶苏:那李恪到底是怎么惨死的呢?真的是因为李世民的原因吗?

贾南风:这就结尾了?还没说怎么惨死的呢?

“哈哈!大家别急,当然要说,李恪惨死可就不是太宗时期的事情了。”

刘彻:难道被李治害死的?

刘彻:李治都把长孙无忌杀了,也是有可能的?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