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足宿世,虚空之景(4k)(2 / 2)

进入“无学位”后,修至舍弃四禅后的灭尽定,就可以向“无余依涅槃”的境界迈进,引发漏尽通。不过,这个“漏尽通”其实只是一种境界的象征,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

它不属于四禅的范畴,与四禅相对应的只有另外五通。

这里的神通,并没有某些经文中那么玄妙的能力。或者说,要随着修练者境界的提升,才可能开发出更加神异的功效。

在赵青的理解中,其中的天眼通、天耳通,应该就是第七识对眼识、耳识的加成效果。

比方说,天眼通就是内视、透视、遥视、微视,有些类似于自己当初刚修成第七识,可以看到体内体外各种光点的情况,但效果更加精微细致。

天耳通就是强化听力的距离,还可以增加接收频率波段的范围。

他心通,则是第七识对意识的加成效果,相当于出现了心灵的感应,可以通过感知他人散逸出来的精神念头,探查他人表层的心理活动,但人数一多,就比较难分辨了。

神足通,主修第七识本身,有些类似于元神出窍的效果,意识与末那识离体巡游,还可以制造种种精神幻象,以及精神化为实质的攻击。

宿世通,初步涉及到了第八识的层次,但只是通过第七识对阿赖耶识的刺激,算是一种取巧的利用,而非真正的感知与理解。

它可以令自己记起今生今世的所有事情,乃至于自己与别人前世、前前世的事情。不过在“修道位”或“还虚”的阶段,似乎只能做到记起今生今世这个地步,要突破之后才能拥有更强的能力。

如今,赵青在心识上的造诣虽然略低于扫地僧,但也足以修到“神足通”的层次了。而且,由于她天生的精神力比扫地僧更强,尽管熟练度颇有不如,但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根据她的推断,绝大多数精神武学,都可以用他心通、神足通、宿世通的体系来实现,如《大唐双龙传》中石之轩“不死印法”的幻术部分、《破碎虚空》中蒙赤行的“藏密智能书”、八师巴的“变天击地大法”等等。

通过锻练这几种神通的方式,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琢磨研究之后,开发出与之类似的效果来。

当然,对于精神的修持,在赵青看来,应该是毫不逊色于真气内力的一个复杂体系,甚至尤有过之,涉及到了人最深层的玄奥。

两门同属于幻术的武学,彼此之间的差异,完全可能极大,互相碰撞之下,给人带来巨大的启发。

现在,赵青正是通过对“神足通”的运用,将心识与元神结合在了一起,共同进入了“炼神还虚”的“坐忘”境界。

五识已封,外感不存,在她的心灵中,只余一片混沌的虚空,在发生着奇妙难以言说的变化。

不知何时,赵青感应到了一种种超越常人所能想象的场景,那是一些不能以长宽高描述的物质形态;甚至于沉入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奇异意识海洋,荡漾着无量非理性的信息,仿佛要将人的心灵塞满、同化。

但凭借着本身的心灵修为,与《神足经》对禅定的加持作用,她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就像是破开了一个维度般,瞬息之间穿过了这些异常的景象,终于来到了一个既至动又至静的古怪世界。

那是一片支离破碎的虚空,与一块缓缓向下沉去的大地,没有色彩与形相可言,更像是直接映入心神中的概念。

赵青用心灵感应着这个奇妙的境界,虽只过去了几个刹那,却仿佛停驻了一段极漫长的时间,终于回落到了自己的身体之内。

静坐达此境界,魏伯阳称其为“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吕洞宾称其为“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王阳明则描述为:“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气,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所谓“还虚”,即是以精神逐步感应到虚空的存在,唯有精神接触到真正的“虚空”,方才能够接引到“虚空”中的能量,迈入“炼虚”的境界。

正是“气升在天宫,身躯如在空中,神气飘然,难为御制,万有皆空,清空一静,悟得天地间似我非我,是空不空。

任他千般异景,非常奇怪,视之若无,毫不留恋。世界有坏,惟空不坏;乾坤有碍,惟空无碍。”

在赵青的理解中,所谓“虚空”,应该是世界之外的特殊异空间,与世界彼此重叠,蕴藏着超越世界本身的“气”。

按照《边荒传说》中谢玄的说法,宇宙分为先天后天,气也分为先天后天,如同“易卦”先天卦后天卦的区别。

真正的先天之气,是宇宙开始前至精至纯之气,存在于万物发生之前,混混沌沌,至精至纯,远非后天宇宙的所谓先天之气所能比,是一切物事最本源的力量,全发于自然。

结束入定,赵青心中暗暗思索,这个奇异无比的虚空世界,是否就是谢玄所说的“先天宇宙”?又或者说,是“破碎虚空”飞升之后的高级世界,在当前世界留下的投影?

话说,如果有高级世界存在的话,会不会是高级世界与此界的距离在变远,所以才导致了扫地僧所说的天地灵气衰退?

也许,“炼虚合道”的修行方式,就是要炼化“虚空”之中的真先天之气,将元神升华为先天状态,方能抵达合道的至境?

不过,反转“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先天至后天的衍化过程,从而返还混沌前的先天状况,应该也是一条走得通的道路。

无论是“炼化虚空之气”,还是“逆反先天混沌”,最关键的部分,应该都是在于对心神的锻练。

心神越强大,精神境界越高,在“还虚”乃至“炼虚”之上,都能有促进修行的作用。

没有继续想下去,赵青已然注意到了那个正在靠近的黑衣人,从藏经阁顶一晃而下,隐蔽在了一侧。

只见对方是一个魁梧大汉,躲在阁楼旁的一棵大树上探查了一会,确认没有人前来巡察,忽然间如一头大鹰般扑到了阁门口,悄无声息地闪身而入。

赵青瞧得清楚,此人黑布蒙面,只露出一双冷电般的眼睛,而在“天眼通”的效果之下,还能看出他方面大耳,虬髯丛生,相貌十分威武,约莫六十岁左右的年纪。

萧远山?来藏经阁偷看武学秘籍的?她心念微动,便借助“他心通”的效果,感应到对方散逸的精神念头,确认了他的身份。

看着对方一座座书架的搜寻过去,赵青忽然间传音道:“你今日来,是为了取那门《须弥山掌》吧?”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