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去一中参加考试(1 / 2)

现在形势发展的太快,县里很多国营单位都在进行改革,有的经过改革之后生意会比以前更红火。

但有的单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原本的效益就不行,濒临破产,即便进行改革之后,效益也不一定能够上去。

在商言商,客户会对她对罐头加工厂各种考察,罐头产品是否合口味,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按着生产标准来生产,还有厂里的卫生条件,以及工人自身的身体健康,这每一条他们都要考察清楚了,才会考虑跟他们谈合作。

客户考察加工厂,同样林知瑜也会筛选客户,也不是什么单位都能跟他们合作。

选择客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每次送货的时候钱必须到账。

不能做到这一点的单位,哪怕名气再大再牛,她都不会跟他们合作。

货款能及时回来,资金链就不会断,她们也可以走的更稳当。

林知瑜做生意就喜欢稳扎稳打。

也的确有客户会开口赊账,找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钱都给工人们发工资了,或者账上没钱,等过段时间钱下来了再给,要不就是一次的货款不多,去财务那儿领钱走手续太麻烦,等多送几次货,货款多累计些,到时候再一起给。

对于这样的客户,林知瑜会及时拒绝。

她宁愿产品堆在库房里卖不出去,也不愿意放到别人口袋里,再小心翼翼地追着人家要货款。

主要她也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好产品不愁卖。

将来她还会把产品卖出易水县,卖到省城,卖到京市,卖到南方甚至是卖到国外去。

市场打开了,她们也能牢牢地掌握主动权。

孟季凡听她这么一说,心里踏实了,“那回头我就着手办这事儿。”

他之所以会有这方面的担心,就是因为之前有个南方的客户,还签了合同呢,货送到之后说什么也不给钱,说是等下一次再给。

司机不肯,那人就把电话打到了办公室,并不是跟孟季凡商量,只是单纯地通知了他一声。

孟季凡都没来得及反对,那人便挂断了电话,电话再打过去人家不接了。

司机倒是脑子活泛,出来给孟季凡打电话问怎么办?

那人死也不给钱,要是搁孟季凡这暴脾气,一准儿给他几个大耳刮子,但司机两个人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跟当地人起冲突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回头再把司机给打坏了,得不偿失。

所以,孟季凡只能认栽,让他们去别家送货。

货虽然不多,损失也不是很大,但给孟季凡留下了阴影。

客户若都跟那地头蛇似的,喜欢赊账喜欢赖,那这生意还怎么做?

孟季凡也没瞒着,把那人赖账的事情跟林知瑜说了。

他发现好事儿林知瑜可有办法了,她没去过南方,但对南方人的了解一点儿也不比他少。

赊账不给钱?

林知瑜摇了摇头,“这个客户以后说出大天来也别跟他合作了,跟信誉好有实力的客户把关系处好,另外透露一个消息给他们,就说因为那个客户赖账,厂里正在考虑不往南方送货了。”

产品好卖,那些客户自然不会错过挣钱的机会,有人断他们的财路,他们自然不答应。

将客户的利益跟加工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他们会使力的。

外地人不好对付的地头蛇,本地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有的是法子。

孟季凡一一记下,心里彻底踏实下来,也有了胃口,正要吃饭,却猝不及防地看到吴佳妤已经把一份饭一份菜吃的干干净净,她竟又重新打了一盆。

她可真能吃,一个女孩子饭量竟然比他还大!

吴佳妤见孟季凡说完事儿了,才开口说自己的事儿。

“瑜瑜,养殖厂里的鸡鸭鹅,大概有三个月就能下蛋,也就是到年底的时候,那会儿肯定特别冷,再跟现在一样散养肯定不行,所以最好给它们提前把窝搭好。”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