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又添加一个帮忙卖衣服的(1 / 2)

林知瑜并不知道自己随手给王慧儿做的衣服被京市里的一位土豪看上了,不仅价格随她开,还愿意慢慢等。

她接到王慧儿打来的电话时懵了好久。

虽然没有见过面,但电话里的声音十分热情,“瑜瑜啊,谢谢你给我做裙子,哎,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合身这么漂亮的衣服。

把我的优点都显露出来了,好多人都夸我穿对了衣服,显白显气质。

你这手艺太牛了。

王小姐是我的顾客,她一眼就相中了我穿的裙子,表示想买同款。

不过我没有应她,只是答应帮忙问问看。

她这人倒是挺阔气的,价钱任你开,你工作忙,她也表示愿意等,十天二十天的都可以。

反正裙子可以穿到十月底,多等几天没关系的。

这活儿你接不?”

“接。”林知瑜痛快地应了,她本来就打算在京市开一家服装店,这样明年去京市的时候,能快速地融入到当地人里去。

出门在外,除了靠自己自身实力强以外,还要靠朋友帮忙。

一点人脉都没有会很被动。

林知瑜打算在京市开个服装店,专门卖高档服装,目标的消费人群就是京市里的有钱人。

京市跟易水县可不一样。

易水县经济落后,好多村子都很清苦,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大伙儿的心思全放在了吃上面,满脑子想的都是多挣点儿钱,让家里人吃饱喝足。

谁也不会拿家里吃饭的救命钱去买衣服鞋子。

县城里比村里会好一些。

双职工家庭大多条件还可以,每个月都能拿到六七十左右的工资。

但这些工资依然要以家里人吃喝为主,剩下的钱多半儿会存起来。

也有人家庭条件富裕些,会经常去百货大楼里逛逛,给自己或者是家人买身新衣服。

可易水县百货大楼里,夏天一条连衣裙最贵的也就五十块钱,便宜的从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不等。

女人们想买条时兴又洋气的裙子,得照着一个来月的工资花。

一个夏天买两条新裙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裙子质量好的话留到明年夏天还能穿。

除了个别富裕的,谁也不经常去百货大楼里买衣服。

有那个钱可以给家里买很多吃的,充足的粮食才能让人心里踏实,衣服鞋子并不能。

所以在易水县卖吃的比卖衣服要容易的多。

京市不同,当地人本身就比易水县的人工资高,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消费能力,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人抓住机遇下海经商,已经有一批人先富起来了。

钱包鼓实了,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人们对物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吃饭要吃好的,衣服鞋子要穿洋气时兴的。

听宋然然说,京市百货大楼里的衣服,一二百的特别常见,更贵一些三四百的也不是没有。

百货大楼里每天都有好多人去逛。

看中的衣服只要喜欢觉得质量好说买就买,一点儿不带犹豫的。

说白了,还是兜里不差钱。

衣服是暴利行业,从出厂到中间商再到消费者,层层加钱,一件衣服可能成本只有十块钱,卖给中间商,售价大概在十五块钱左右。

中间商再倒手卖给消费者,至少得卖四十块钱,有一半的利润,剩下的十块钱便是中间商租门脸跟水电费还有人工的开销。

总之一句话,高档服装如果孟卖出去,那肯定血赚。

林知瑜都打算好了,提前先把名气打出来,等稳定的回头客攒到一定多,就可以开始选地址开服装店。

在这段时间里,她可以招几个手艺不错的裁缝,以后她只负责根本顾客需求设计衣服款式,由裁缝来裁剪缝纫。

等发展到更大,她就再招更专业的服装设计师。

这样慢慢地有特色的服装店不就开起来了吗?

总之,路要一步一步走,钱要稳扎稳打地挣。

还是那句话,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钱也不能放在一个产业上,酱菜店要在京市开,服装店也要开。

//DI //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