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如问问您的好侄女儿(1 / 1)

守在院门的莲春瞧着拎着食盒走来的香芜,忙给了廊下的莲冬一个眼神,转身脸上笑着迎了过去:“你可是又取来老夫人和表姑娘的汤药了,可省的我们走了一遭。”

她声音不自觉的大了一些,也不知道隔着厚重的门帘,里面的人能不能听见。

里间的李拾月瞧见春绫和莲冬进来报信,直接用徐老夫人的锦被盖住床榻上的东西。

等徐老夫人闭眼躺好,自己则下了床,踩着绣花鞋回了碧纱橱躺着。

“你别过来,就在外祖母那儿待着,还要做戏呢。”

看了一眼要跟过来的徐云辞,李拾月说完就赶紧盖好自己的被子。

接过春绫手里的帕子,倚着床头的架子,眉眼往下低垂,眼中似有忧思,脸色苍白的怕是真让人觉得病入膏肓了。

徐云辞没说什么,刚才是怕她鞋子跑掉了,倒是自己还被凶了。

徐老夫人看着他嘴角还带着笑,忍不住轻声笑骂道:“出息,和你老爹一个样儿。”

说完,徐老夫人也闭上了眼睛,做出还在昏睡的架势。

门帘被撩开,好似跟随进来的还有一股凉气。香芜书中拎着食盒,进来时没想到徐云辞会在里头,有些一愣。

依着往常将装着汤药的食盒放下,她忍不住又瞧了一眼才退了出去。

等人一走,李拾月匆匆又从碧纱橱披着衣裳走了过来。

看着徐云辞扶起徐老夫人坐起来,她则是打开食盒,将里面两碗汤药尽数倒在了盆栽里面。

没一会儿常嬷嬷又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这里面才是赵氏开的汤药,也是两人日日喝着的。

至于香芜从膳房端过来的,那是做给别人看的。

徐云辞没有待得太久,从寿松堂出来直奔着松园,常安也等了许久。

“这些时日奴才一直跟着她,这丫头不是很谨慎,不是出府,是在西侧角门的墙角不知何时被人凿了个小洞。”

“奴才瞧过,与她接过的是一个跛脚的老翁,很熟悉这一条街,差点将奴才甩掉,直到看那人进了昌平伯府的角门。”

“奴才猜测给表姑娘和老夫人下毒十有八九和姓傅的脱不了干系,至于傅贵妃扮演的什么角色,就不得而知了。”

徐云辞的食指轻轻的敲打着桌岸上,若有所思说道:“傅贵妃还不至于蠢到在自己东西上下手,虽然她生的是个蠢得。”

“盯着傅大姑娘的人发现,她的婢女出入过赵王府,是那种悄悄地,看起来就是诡异得很。”

常安想了想还是如实说:“赵王府安静得很,听说赵王在府上不是养花就是逗鸟,悠闲得很。”

昌平伯府......赵王府......

徐云辞不知在想什么,先前的那婢子早就什么都招了,他现在只等徐令妤在宫里寻找到披香殿的手脚,就能到官家面前告状。

过去了两日,太子这日下早朝后直奔着京兆府去,脸色慎重:“披香殿是不太可能了,要不要在寻个别的法子。”

“披香殿太过干净,你阿姊也是毫无办法。”

徐云辞想了想,指腹摩挲着扳指的纹路:“那就求见官家,我这儿有个认证,是傅家不得不承认的。”

他忍得何止是两三日,叫人提着那婢子,直接跟着太子入了福宁殿面圣,也没忘了老爹荣国公。

徐云辞的神色气冲冲的,少有如此动怒之色,便是官家瞧了也很意外。

“你们这是怎么一起来了?”

说实话,官家最近对徐云辞有点小意见,自己求得赐婚旨意闹出来京中的传言,岂不是再打他的脸面。

“臣要状告昌平伯府傅大姑娘下毒谋害臣的老母与外甥女宜昌县主。”

荣国公带头跪了下去,徐云辞也不犹豫直接磕头,意思和他老爹是一条战线的。

“等等,你们父子是来找人朕告御状?告的人是谁?”

官家睁大眼睛,差点从上面的龙椅上掉下去。

太子站在一旁提醒说道:“徐老夫人与宜昌县主已经病了小半个月了,实则是被人下了毒,东西还是从宫里出去的。”

“放肆!”

官家脸色阴沉,他在位期间最是仁和,最讨厌的就是后宫女人争风吃醋、朝廷臣子不忠不义之辈。

更别说还是能害人命的东西。

“官家,臣还要状告昌平伯府傅大姑娘恶意中伤臣与宜昌县主,傅大姑娘让自己的侍女用银子收买说书之人,说宜昌县主是不堪之人,是克死自己亲人的孤女,不堪做得县主娘娘之位。”

>
“此行此举,无疑还是在对官家的威严与旨意指手画脚,显然有不加臣服之心。”

“毒害祖母与宜昌县主的东西,就是从贵妃娘娘的披香殿送来的,还望官家明察。”

说完,徐云辞扣头又俯下身去。

一旁的荣国公眨了眨眼,刚才在马车上没说还有这个呀。眼神一变,不过昌平伯府敢欺负他徐家人,真当徐家是软柿子,任谁都想捏一把呢。

“先传贵妃来,让傅大姑娘在偏殿等候。”

官家话音落,没一会儿高公公就引着穿着华贵的傅贵妃走了进来。

她梳着饱满的发髻,上面的金饰看不到她乌黑的发丝。一眼就看到了跪在中央的徐家父子,只觉得眉心跳动,有些不安。

“臣妾参见官家,官家万福。”

傅贵妃福身下去,收回目光,也不知道这个时辰突然唤她过来会有什么事。

说来也是可笑,淳慧出阁远嫁后,她堂堂贵妃在储妃手下讨日子不说,也在官家面前失了宠。

“你当真不知?”官家疑惑,其实对傅贵妃这个陪伴多年的女人也不能半点情意都没有。

傅贵妃疑惑的抬头,有些不解:“臣妾不知,若臣妾有罪,还请官家告知。”

“贵妃娘娘或许不知,不如问问您的好侄

//DI //ding